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人体代谢速率减慢的疾病。在生殖内分泌层面,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干扰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HPO 轴)的正常功能 ——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减少,进而使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不足,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与排卵过程。
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明显延长,原本 28 - 30 天的周期可能延长至 40 天甚至更久;经量增多,因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脱落或脱落不完全,导致经期出血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部分严重甲减患者还可能出现闭经,即月经停止 6 个月以上,对生育能力造成直接影响。
此外,患者常伴随怕冷、乏力、体重增加、情绪低落等甲减典型症状,可作为判断依据之一。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使月经 “紊乱” 或 “减少” 甲亢与甲减相反,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亢进的疾病。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同样会干扰 HPO 轴:
一方面,它可能加速雌激素的代谢与清除,使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降低,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另一方面,会抑制垂体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卵泡发育不良、无排卵或排卵稀发。
其对月经的影响主要包括:月经周期缩短,部分患者周期可缩短至 20 天以内,且经期持续时间短;经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点滴出血;少数甲亢患者也会出现闭经,同时伴随心慌、手抖、多汗、体重下降、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二,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隐性影响月经稳定 除了甲减、甲亢,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 病等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对月经周期产生影响。这类疾病患者可能暂时没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但体内的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会干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调节,间接影响 HPO 轴的稳定性。
临床中,部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即使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在正常范围,也可能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波动等问题,随着病情进展,若发展为甲减,月经异常会进一步加重。
三,影响的可逆性:规范治疗可恢复月经规律 需要强调的是,甲状腺疾病对月经周期的影响并非不可逆。只要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查(检测 TSH、FT3、FT4、甲状腺自身抗体等)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 —— 甲减患者补充左甲状腺素,甲亢患者通过药物、放射性碘或手术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根据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随着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的月经周期也会随之改善,甚至恢复至患病前的规律状态。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健康与内分泌平衡的 “晴雨表”,当月经出现周期紊乱、经量异常、闭经等问题时,切勿仅局限于妇科检查,还应及时排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疾病与月经周期的关联,本质是内分泌系统整体平衡的体现,只有维护好甲状腺健康,才能为月经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若你正面临月经异常困扰,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内分泌科或妇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让内分泌系统回归平衡,让月经周期恢复规律,守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