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韩良
家人们,是不是见着“骨质疏松”,就觉得是爷爷奶奶的专属,跟咱年轻人没关系?还有人觉得,每天嚼两片钙片,就能解决骨质疏松?要真这么想,那可真是“大漏特漏”。
今天是骨质疏松日,咱不整专业术语,就和家人们唠唠嗑,就能把骨质疏松说透,教您把骨头养结实。
首先得“拆雷”。好多人觉得吃了钙片就万事大吉,这想法太简单。骨质疏松就像在打持久“保卫战”,钙片顶多是个“小兵”,想赢就得全方位布局,光靠一个小兵可不行。
第一个关键点,“合理饮食,营养配齐”。不需要顿顿大鱼大肉,蛋、奶、豆腐、芝麻都是“钙含量王者”,都来点,营养才均衡。还有维生素D,是钙的“金牌搬运工”,要没它,钙吃进肚子也只能“躺平”,进不了骨头。深海鱼和蛋黄能给“搬运工”充电,骨头才能强壮。接着说得“适度运动”,别一听运动就发愁,不是让跑马拉松、举杠铃,那是“折腾骨头”。得选温柔的,像打太极、跳广场舞,哪怕饭后散步半小时,也比瘫沙发刷手机强。跟着音乐扭一扭,肌肉收缩也能刺激骨头更有劲。
(如运动训练过程中有疼痛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如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就医。)
然后是“晒太阳”,这可是免费的“维生素D加工厂”,不晒白不晒。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露胳膊腿晒15-20分钟,暖洋洋的阳光一照,维生素D咔咔合成,骨头都能感受到“阳光的爱”。
“定期测骨密度”也很重要,这是给骨头“体检”。40岁以上的姐姐、50岁以上的大哥,还有总腰酸背痛、摔一跤就骨折的人,赶紧安排。要是骨密度不好或有骨质疏松症状,就得吃钙剂加抗骨流失药,但千万别自己乱买,让医生“量身定制”才对。
从中医角度,养骨头得“滋补肝肾”。中医说“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好,骨头才“底气足”。平时吃点枸杞、黑芝麻、核桃,好吃又养身。
(温馨提示: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配合“点穴小妙招”:足三里穴(膝盖外侧下凹陷3指处)和肾俞穴(腰部第2腰椎旁开2指处),这俩是养骨“黄金穴位”。每天按揉5-10分钟,力道别太猛,既能滋补肝肾,还能给骨头“加buff”。
家人们,养骨可不是一天的事,得饮食、运动、晒太阳、测骨密度、合理用药、中医调养多管齐下,别想“走捷径”。坚持综合处理,骨头就能一直“在线营业”,跟骨质疏松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