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不仅会在家里墙角、浴室、冰箱的密封条等地方形成明显的斑点,甚至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可附着在空气中形成生物气溶胶,随气流扩散,增加人群的暴露风险。
霉菌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霉菌暴露可能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鼻塞、咽痛、咳嗽、眼睛灼热、皮疹、头痛和疲劳等。
清除霉菌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源头修复查找并修复潮湿源头,如检修水管、修补屋顶与管道、疏通落水沟,杜绝持续潮湿。
重点检查区域包括墙角、窗框、浴室瓷砖缝、洗手池边缘、冰箱门胶条、空调或新风滤网与风道、地毯下、衣柜背后、地下室及暖气片后方。若闻到霉味,应立即排查。
清理方法坚硬物体的表面可使用肥皂水或稀释含氯漂白剂(比例:1杯约250毫升漂白剂兑3.8升水)处理,白醋或3%过氧化氢为温和替代品选项。清理后,需用湿布擦净并彻底干燥。多孔材料(如石膏板、受潮木材、地毯、床垫等)如霉菌已渗入,建议拆除更换或交由专业人员处理,因漂白剂难以彻底清除且易残留霉源。
防护与操作操作时,戴N95口罩或KN95口罩,戴护目镜、耐化学手套,并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干擦和使用风扇,防止孢子扩散。清理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并淋浴。严禁将漂白剂与含氨清洁剂混合。
专业求助如霉变面积较大(多处或超1平方米)、墙体结构受损,或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管道污染时,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上门处理。
以下方法可预防霉菌滋生:
控湿是关键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50%,必要时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雨天应及时关窗并打开排风装置。
保持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厨房和浴室常开排气扇。
建筑与物品管理及时修复渗漏问题,确保室外排水畅通;家具与墙面之间应留有间隙,避免紧贴潮湿的墙壁堆放物品;潮湿物品或浸水物品应在24~48小时内彻底清理、晾干或丢弃。
清洁保养定期清洗和晒干浴帘、窗帘和被褥。使用60℃以上的热水清洗织物可抑制霉菌生长;每月检查空调滤网和冰箱封条。
选材与布置潮湿区域应避免铺地毯,优先选用防霉涂料及易清洁、透气性好的家具材料。
文: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丹丹 王炳玲
编辑:刘洋 李津 于洋
校对:杨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