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作为致盲性眼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为主要特征,患者常伴眼胀、头痛、视力减退等症状。西医多以降眼压为首要目标,而中医则从整体出发,通过 “通络明目” 之法,为青光眼调治提供独特思路。
中医认为,青光眼多与 “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肝肾亏虚” 相关。肝开窍于目,若肝气郁结、化火上炎,易致眼络瘀阻、眼压升高;久则肝肾不足,目失濡养,加重视神经损伤。因此,中药调治需辨证施治,兼顾 “通” 与 “养”。
针对肝阳上亢型患者,常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清热通络,缓解眼胀头痛;气滞血瘀者则以血府逐瘀汤调理,活血化瘀、通利眼络,改善眼部微循环;肝肾亏虚者可选用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延缓视神经萎缩。此外,中药外治如决明子、夏枯草煎水熏蒸眼部,也能辅助疏通眼络、缓解不适。
需注意的是,中药调治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西医基础治疗。患者日常还应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用眼,配合菊花、枸杞泡水代茶饮,方能更好守护清晰 “视”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