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忻州 | 忻州:擦亮文化名片打造康养福地
创始人
2025-10-19 20:46:54
0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17日第 09 版

山西省忻州市,是一片受到自然与文化双重滋养的土地。近年来,忻州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主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赋能,不仅让千年文化资源焕发新生机,更让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交出了一份文化与旅游共生共荣的亮眼答卷。

山水古建两相宜

五台山位于忻州市,因东台望海峰等5座平坦如台的山峰得名,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为华北地区最高峰。五台山是集古建艺术与自然奇观于一体的世界瑰宝,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台山。摄影黄文军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历史长廊”,五台山古建密集、文物荟萃。这里现存众多古代建筑,以寺、庙、庵、池、堂、洞、窟等多种形态,分布于峰顶、山麓、草原、河畔之间,保存着北魏、唐、宋、金等8个朝代的建筑,以及7个朝代的彩塑、5个朝代的壁画和大量石、木、玉、铜等雕刻作品。唐代南禅寺和佛光寺、宋代洪福寺、金代岩山寺、元代广济寺等的木构、泥塑、壁画,均为历史遗存中的珍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有15处国保级单体建筑、1处国保级建筑群,还有自唐代以来的14.6万余尊历代造像、150余座古塔、1066块碑碣及3045件传统乐器。

自然方面,五台山地质历史超25亿年,是前寒武系地层对比标准地区,有片麻岩、花岗岩等岩石及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从温带落叶阔叶林到高山草甸呈多样分布,还栖息着华北豹、褐马鸡等珍稀动物。夏季7月均温在13摄氏度至17摄氏度,是避暑胜地;冬季银装素裹,另有景致。滹沱河、清水河及黑龙池、清凉泉等河湖名泉,为其增添灵秀之气。

如今,景区内青石步道洁净如新,绿化优美,交通动线科学,观光车辆运行有序,工作人员专业友善,文化讲解细致入微,五台山正以纯净之姿、热忱之心,迎接八方来客。

长城文化新坐标

忻州长城博物馆整合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外三关”长城遗存,系统展示长城文化的壮阔历史。“外三关”作为明代长城防御重点,是护卫中原的屏障,其历史脉络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便在此修筑楼烦关以御外敌,历经秦汉修缮、隋唐经营,至明代形成完备防御体系。明代修建“外三关”防御工事,奠定明代长城西北防线根基;革新城防技术,加固关隘、改良兵器,提升长城防御能力。

(请横屏观看,雁门关。摄影冯晓磊

围绕长城,各民族的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先秦时,中原的农耕技术便沿长城沿线向游牧部落传播,游牧民族的畜牧技巧也传入中原;汉代“丝绸之路”开辟,长城关隘成为商旅必经之地,丝绸、茶叶与西域的良马、香料由此互通有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频繁,各民族在语言、习俗、艺术等方面深度交融,共同孕育多元文化。

历史上,众多民族在长城内外广泛交流交往,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3届,聚焦长城内外,彰显民族交往交融的内涵,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忻州长城博物馆以沉浸式展陈、情景再现等现代手段,将战国烽燧、汉代关城、明代敌台等历史场景鲜活呈现,重温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

休闲康养新体验

忻州市优质生态资源富集,气候宜人,空气质量好,森林覆盖率高,更拥有世界自然奇观——芦芽山万年冰洞。洞内冰景终年不化,晶莹璀璨,保持零下4摄氏度的恒温,夏日入内清凉宜人,与五台山、汾河共筑“山水奇观”式的生态康养胜地。

(请横屏观看,云中河景区。摄影张存良

地热资源更是忻州市一大亮点。奇村、顿村、大营、汤头等温泉远近闻名。奇村温泉属含氡、硫化氢、硅酸盐的超级复合型温泉;顿村温泉氡含量全国领先,被誉为“不老泉”。依托云中河温泉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忻州市正加快推进温泉康养小镇建设,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全面升级。

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忻州古城,游客可漫步青砖灰瓦之间,感受晋北传统民居韵味,品尝定襄蒸肉、保德碗托等非遗美食,还可体验温泉康养服务,实现“游、品、养”一站式、沉浸式体验。

(忻州古城。忻州古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非遗元素如晋北民歌、挠羊赛、面塑等有机融入文旅场景,为康养之旅注入文化内涵。游客在游览时可欣赏晋北民歌、观赏摔跤竞技、体验面塑制作,实现身心双养。

商业配套持续优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逐步完善,集便利店、餐饮、文创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忻州古城已成为区域消费热点。今年“五一”期间,古城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今年“十一”期间,古城接待游客78万人次,彰显强大吸引力。节假日期间推出的非遗展销、美食节、购物嘉年华等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共建文旅新未来

忻州市通过举办“代州黄酒杯”挠羊赛、雁门关山地越野跑、环五台山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等特色体育赛事,有效整合体育、文旅与消费资源,实现“流量”变“增量”。赛事不仅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更为地方特色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形成产业协同、经济互促的良性循环。

忻州市拥有五台山、长城、温泉、冰洞等丰富文旅资源,2024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2894.86万人次,同比增长9.3%。忻州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增长迅猛,康养地产、文创开发、精品酒店等领域需求旺盛、机遇广阔,诚邀全球投资者携手共建忻州文旅新未来,在这片蕴藏无限可能的土地上,共同书写灿烂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本期编辑:康馨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乘客被困高铁厕所10分钟,“连... 近日,有网友分享在乘坐G1828次高铁时被困厕所的经历,引发关注。 据该网友描述,其在如厕后因门锁故...
印度“食脑虫”感染病例数激增,... 近日,印度喀拉拉邦“食脑虫”感染病例数激增。今年已累计确诊129例,造成26人死亡。 “食脑虫”是一...
伶工学士沪剧专场温暖上演 文化... 10月18日下午,由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南通市文化馆承办的“经典折子·沪动伶工”沪剧折子戏专...
观察 | 广东这场大会,为农文... 乡村价值如何重塑?广东以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作答,从“沉睡资源”到“活力资产”的蜕变正在南粤各地发生。...
敦煌旅行社草原特色手工艺品之旅... 在最新发布的《2024中国文旅融合产品价值榜单》中,"敦煌旅行社草原特色手工艺品之旅"以综合评分9....
原创 一...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长期以来,她在民间传说中备受推崇。据说,她来自甘肃临洮,因其美貌被誉为“...
我是南昌人,去了趟甘肃敦煌,不... 退休这些年,我常说,人越老,越怕勉强,越懂得什么叫“值当”。有些地方,照片看着好,真去了却寡淡无味;...
饮酒不只伤胃伤肝!男子因长期酗...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3日讯(通讯员 刘琼芝 秦璐)48岁长沙市民张力(化名)因严重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