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洩湖村第五期内容时,我发现3月28日曾拍摄该村白鹿山庄农家乐,因疏忽未纳入前期编辑。现于本期补录相关内容:当日下午提前结束冯家村拍摄后,返程途中顺路拍摄了洩湖村白鹿山庄。
下午15时20分,沿冯十路下行至312国道,转入灞河大道,最终抵达洩湖村白鹿山庄。
灞河大道,前方路口左行。
直行,前方路口右行。
悠悠灞河水,一路向北。
灞河简介
灞河,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古名滋水,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发源于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由清峪、流峪、同峪和倒沟峪四条源流汇聚而成,这些源流在玉山镇合并后被称为灞河。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在西安市未央、灞桥区、高陵区汇入渭河,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主要支流有辋峪河、浐河等。灞河上游河床比降大,洪水期水流湍急,河床左右摆动,河道弯曲甚多,建国后建有较完善的堤防系统。灞河流域内农业发达,灌溉历史悠久,流域内建有辋灞渠、跃进渠、蓝桥渠、普惠渠、灞惠渠、团结渠、立新渠等诸多引水工程。灞河流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沿岸的半坡遗址、灞桥遗址以及老牛坡遗址,为灞河文化带的构建奠定了的。蓝田猿人遗址的发现地位于灞河上中游。
路口左行
顺路上行,白鹿山庄到了。
说到白鹿山庄,我早在2016年就来过山庄一次,期间与主家王大哥相交愉快,自此一别,八年后重游故地,感慨岁月的变迁……今日主家大哥不在,随拍一些照片后便匆匆离开。白鹿山庄位于洩湖镇王坡村坡上,前身为西安白鹿杏业园(主营蓝田大杏,为国家地理标志果品)。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园区拓展了白鹿山庄餐饮业务,并依托青山绿水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服务。
白鹿山庄随拍
白鹿山庄部分荣誉展示
"白鹿山庄踞于白鹿塬畔,凭栏远眺,灞水浩荡西北流。塬为屏,水为带,天地灵气在此交融。于紫气氤氲间品茗论道,听林风过杏园,观云卷云舒,金杏压枝时,更添三分野趣,此间意境,非'美哉'二字可尽。"
山庄停车场
下午17时,谢过主家的茶水,我由灞河大道左道返回了田王街。
路口左行
沿灞河大道直行
洩湖镇洩湖村与孟村镇东坡村交汇处
继续直行
前方进入西安市灞桥区界,再见。
4月19日(星期五)午后,原计划全天休息,但午饭后仍按捺不住外出拍摄的念头。因时间有限,下午计划依次前往洩湖镇三个地点取景:麻坡远辉蝴蝶兰基地、蓝田樱桃市场(沙河村)及白鹿山庄(洩湖村)。下面,前往白鹿山庄。
直行
白鹿山庄到了。时隔多日,山庄一切如故,优质的服务、可口的饭菜,以及得天独厚的乡村原风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此;在这里,可享灞水川塬之灵气,沐浴阳光雨露......眼下,有西安某单位来此团建,山庄员工正在为他们准备饭菜。
向山庄主人表明来意后,我的拍摄请求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白鹿山庄的招牌菜——红烧土鸡
山庄荣誉展示
山庄特色烧烤——烤鱼
山庄的老物件——拖拉机
拍摄中,与我多年前有一面之缘的山庄主人外出回来了。看到他后,我立刻上前搭话,几句交流后,他便记起2016年我们在这里的那次相遇。随后,我又拿出介绍信请他过目,看过之后,他开心地笑了,连连说道:“欢迎!”聊天中得知,他姓王,是泄湖村人,退伍军人。退伍回乡后,他创办了白鹿杏业园,并经营白鹿山庄休闲园几十年。如今年龄大了,已交给儿子打理。聊天时,他的家人为我们准备了晚餐——蘸水面……素昧平生,感谢老兵及其家人的盛情款待。
访录退伍老兵王林虎
(1)王林虎(1962年生,现年62岁),洩湖村一组人。1980年入伍,服役于原兰州军区20师步兵第58团炮兵连,历任战士、班长(炮长)等职务,1985年退伍。回乡后先后经营沙场、预制厂,后创办西安白鹿杏业园,其"蓝田大杏"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作为果业技术专家,他多次受邀参加省市县技术交流活动,并为周边果园提供田间管理指导,曾获"陕西科普惠农富农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2)保家卫国戍边贺兰山,军营献青春;退伍不褪色,返乡创业再建新功。向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退役军人!
饭后,我还有意外收获,老兵的夫人李亲荣同志为2023年洩湖镇“最美婆婆”获得者。
李亲荣,女(洩湖村1组人,63岁),现任本村会计。早年,她曾在村小学任教,并于镇信用社工作。生活中,她坚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将孝道融入日常;待人正直,处事公正,与邻里和睦相处,乐于助人。2023年,她荣获洩湖镇人民政府授予的“镇最美婆婆”称号。以身作则,弘扬文明新风,从身边小事做起,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发文完毕,再见。
2025年10月,蓝田县司法局洩湖司法所利用洩湖大集人流密集之机,开展第17个民族团结宣传月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发放防电信诈骗、网络安全、老年人权益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多种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助力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