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质远,奋楫争先丨2025前列腺癌质控水平高质提升计划省级质控江西站精彩回眸
创始人
2025-10-23 22:45:03
0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疗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10月17日,“前程质远——2025前列腺癌质控水平高质提升计划省级质控”江西站顺利收官。本次会议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傅斌教授、王共先教授、孙庭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诚邀数十位领域内知名专家倾情参与,聚焦前列腺癌前沿进展、省级质控工作计划、前列腺癌的全程管理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癌症防治目标,提高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推动前列腺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实施。现整理会议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星星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星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

前程质远 主席致辞

主席致辞

邢念增教授、傅斌教授、王共先教授、孙庭教授在致辞中一致表示,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早诊早治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以构建覆盖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全流程质控体系为核心抓手,在国家癌症中心引领下积极推进既定质控指标的临床落地,通过强化MDT多学科协作、优化区域性医疗资源整合等关键举措,着力打造示范性协作网络,切实推动诊疗标准化与同质化进程。这不仅关乎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更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与就医获得感的必然要求。期待全省泌尿外科同道携手共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PSA筛查普及、推动技术下沉、优化全程管理,力争实现2035年前列腺癌生存率提升目标,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炬教授主持会议开场

项目启动仪式

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了“前程质远——2025前列腺癌质控水平高质提升计划省级质控”江西站的正式启动,寓意着我国前列腺癌质控体系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星星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星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

聚焦前沿 戈故鼎新

上下同欲 砥砺奋进新征

质地有省:中国前列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解读及项目行动计划

韩苏军教授主题分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韩苏军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前列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的背景、目标和愿景,并深刻剖析了当前前列腺癌诊疗领域的现状与挑战。癌症作为全球患者的主要生命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国作为全球癌症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前列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提高前列腺癌的诊疗质量,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诊疗,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为此,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成立了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17个单病种质控专家委员会,并发布了《中国前列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指标,引导医疗机构提升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这些指标不仅涵盖了前列腺癌诊断、治疗、随访等全病程管理的各个环节,还充分考虑了指标的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前列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放疗记录规范率、多学科综合诊疗比例等关键指标,均直接关系到患者诊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为进一步推动质控指标的落地,“前程质远——前列腺癌质控水平高质提升计划项目”应运而生,项目旨在加强与重点目标省份的强链接,促进省级质控单位诊疗能力提升,并逐步带动地市级质控中心的建设,缩小地区间、医疗机构间的诊疗质量差距。同时,项目将建立《前列腺癌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多学科管理共识》,助力推动我国前列腺癌诊疗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咖论道

大咖论道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郭志云教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罗凌坚教授作为环节主持,引领南昌市人民医院曹雷华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贾灵华教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兴华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胡著云教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饶品浪教授、上饶市人民医院徐欢教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曾庆春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朱遵伟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曾涛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飞教授围绕提升TNM分期评估率、推动省级评估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各抒己见,为构建全省统一、标准化的前列腺癌诊疗质控体系奠定了关键基石。

质同道合:江西省前列腺癌质控工作总结及计划汇报

傅斌教授主题分享

傅斌教授系统呈现了2024年度江西省前列腺癌的防治现状与质控进展。前列腺癌已超越肾癌,成为江西省病例数排名第二位的泌尿生殖系肿瘤,占比达25%。全省11个设区市中,南昌作为医疗资源核心,收治恶性肿瘤患者占比高达46.7%,而新余、鹰潭、景德镇等地因人口基数小、医疗资源不足,面临患者流失的严峻挑战。尽管全省已有114家单位开展前列腺癌诊疗,但基层医院在筛查规范性、穿刺接受率、多学科协作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亟需构建从筛查、转诊到治疗、随访的全流程质控体系。

探索区域性筛查模式方面,修水县作为全国首个全县域推行精准PSA筛查的示范区,覆盖55岁以上男性约4万人,已完成近1.2万人次筛查,PSA异常检出率为5.35%,确诊4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早期局限性疾病占比28.57%,优于全国多中心数据。然而,穿刺接受率仅为11.48%,成为制约筛查效能的关键瓶颈。对此,提升基层筛查能力、建立“筛-转-治-管”闭环管理、推动前列腺穿刺技术下沉至县级医院,是提高早诊率与治疗可及性的核心路径。此外,鉴于目前全省MDT实施率不足1%,且参与科室不全,影响了诊疗的整体性与连续性,需加强多学科协作(MDT)建设。

建设全省泌尿外科质控信息平台、完善亚专业质控标准与考核机制、开展基层能力调研与精准培训、提升TNM分期评估率、推动50岁以上男性PSA年度筛查是接下来的五项重点工作。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网络化的质控策略,江西省力争早日实现前列腺癌“早发现、规范治、全程管”的健康目标,让患者不出省即可获得优质诊疗。

大咖论道

大咖论道

上饶市人民医院梅烁教授、宜春市人民医院顾红勇教授作为环节主持,引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胡红林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黄骥教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李秋水教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刘小良教授、新余市中医院罗惠麟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吴高亮教授、宜春市人民医院吴敏红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徐庆刚教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徐焱江教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薛宝忠教授、南昌市第一医院杨庞针对建立省级质控体系、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展开深入研讨,为构建覆盖全省、标准统一的前列腺癌诊疗质控网络积极建言献策。

质理前沿:全球前列腺癌规范指南进展解读

洪怀山教授主题分享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洪怀山教授围绕全球前列腺癌规范指南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刻阐述。前列腺癌的质控工作是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尽管我国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晚期患者比例较高的挑战。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这一阶段的明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仅有31%nmCRPC患者得到明确诊断,随访不足可能是主因。为此,密切随访且发现PSA异常间隔1周后复测有助于nmCRPC及时诊断,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方面,超声辅助引导、MRI辅助靶向穿刺活检、PSMA PET引导穿刺以及Mona Lisa穿刺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药物治疗方面,我国mHSPC患者占比较高,其中高瘤负荷、高危(GS≥8)占据相当比例,预后较差,高瘤负荷较低瘤患者中位OS缩短40%,治疗需求迫切。APCCC共识中,超90%的专家推荐三联治疗方案作为高瘤负荷mHSPC患者的优先选择。究其原因,ARPI与多西他赛联合能够协同增效,有效抑制ARPI敏感和抵抗细胞,延缓进展和改善生存获益更佳。达罗他胺三联治疗是目前唯一获批mHSPC三联适应症且可医保报销的治疗药物,在高瘤、高危mHSPC患者中OS获益目前排名第一,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2025ASCO GU刚刚发布的ARAAT研究表明,达罗他胺组PSA90缓解率高达92%,远高于对照组的75%;达罗他胺组进展率和停药率更低,进展率约为对照组的1/2。这些最新指南和数据为临床的药物治疗和排兵布阵提供了有效参考。

APCCC共识:对于高瘤负荷mHSPC患者多数专家选择三联治疗

总体而言,前列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和疾病阶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罗他胺是“二代+”的ARi,其血脑屏障通过率较低,有助于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适合包括高龄患者在内的广泛患者群体。APCCC共识中,多数专家认为达罗他胺是耐受性更好的选择,且使用不受年龄的限制,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APCCC共识:多数专家认为达罗他胺的使用不受年龄的限制

精准施策:《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专家共识》亮点解析

张东旭教授主题分享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东旭教授分享了该院在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与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成果。该院泌尿外科自2006年独立成科以来,通过亚专业分科、分层发展战略和超常规投入,实现了从“结石强、肿瘤弱”到肿瘤亚专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2024年,科室在199张床位、57名医生的配置下,完成手术1.1万余例,业务量超2.4亿元,CMI指数持续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学科实力与区域影响力。

前列腺癌筛查方面,该院自2015年起逐步探索并迭代筛查模式,从“义诊搭车”“区域体检加入PSA”到“全民筛查”,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协作的筛查网络。2017年至2022年,通过将PSA检测纳入老年居民体检,筛查覆盖率大幅提升,筛查人群患病率从0.41%升至0.87%,早期患者占比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医院构建了基层初筛—二级复筛—三级诊治的分级诊疗路径,并借助AI平台实现筛查—穿刺—治疗的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区域早诊早治能力。

诊疗技术方面,医院推广靶向穿刺技术,穿刺阳性率提升至50%以上;并开展包括保留神经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术、改良外侧蒂控制、完全后入路等一系列精准术式,显著改善患者尿控与性功能恢复。此外,医院构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平台,通过微信群随访、MDT协作、患者教育等方式实现从筛查到随访的全程化服务。张东旭教授强调,当前,前列腺癌防治已进入“从量到质”的转型阶段,未来将继续强化科研转化与临床协同,推动“筛—诊—治—管”一体化模式走向深化。

大咖论道

大咖论道

赣州市肿瘤医院刘印龙教授、鹰潭一八四医院夏维木教授作为环节主持,引领江西省人民医院黄海鹏教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志华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忠军教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曾宪有教授、萍乡市人民医院赵华教授围绕前列腺癌的规律随访、PSA达标(PSA<0.2 ng/mL)要点展开深度对话,为实现前列腺癌"慢病化管理"的终极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引。

星星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星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火汇聚 扬帆逐梦新时代

笃行致远 大会总结

上下同欲 砥砺奋进新

总结发言

孙庭教授、王建宁教授最后总结道,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顶尖专家的智慧结晶,从前列腺癌质控指标深度解读,到全球前列腺癌规范指南的精辟分析;从江西省本土化质控工作的全面展示,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新的"筛-诊-治-管"全程管理模式的经验分享,每个环节都彰显了我国在前列腺癌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内分泌治疗时代的来临为前列腺癌全程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而精准筛查与规范诊疗的深度融合,更是提升五年生存率的关键所在。相信通过持续强化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完善的质控体系,江西省必将在前列腺癌防治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不仅能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重要力量,更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推动全球前列腺癌诊疗水平向着更高标准迈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体检发现肺结节,先别慌!医生教...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发现了肺结节。很...
霜降护关节 | 别嫌秋裤“土”... 霜降三旬后 蓂馀一叶秋 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不仅有 “层林尽染” 的绝美秋景,更藏着 “赏菊疏...
原创 抗...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提到“炮楼”,中国军队无不感到头疼。可以说,抗战期间,日军在占领区修建的炮楼成为了...
昆明县区赏秋全攻略 | 行走深... 秋末冬初的昆明,褪去盛夏燥热,换上五彩盛装。从五华区的“鸥遇银杏”,到盘龙区古迹与自然交织的“多巴胺...
虚弱老年心衰患者新希望:SGL...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
山药的“禁忌”,提醒:二者万不... 最近天冷了,不少朋友喜欢炖点山药汤暖暖身子,补补脾胃。山药确实是好东西,但吃不对反而伤身。今天咱们就...
原创 今... 今日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由凉转寒,万物开始进入收藏状态。在这个时节,人体的阳...
肿瘤患者吃中药为啥一吃就是好几... 马长春主任:肿瘤患者服用中药的核心是 “扶正祛邪、调和脏腑”,停药时机并非固定,需结合病情阶段、体质...
甲状腺炎会传染吗? 看看南昌第... 甲状腺炎是一组以甲状腺组织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包含多种类型,如桥本甲状腺炎、亚急...
原创 川... 拿破仑·波拿巴被誉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他不仅击败了由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等五国组成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