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忽视或误诊。提高对早期信号的识别能力,了解自身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对胃癌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早期胃癌的六大症状警示
早期胃癌的症状往往轻微且缺乏特异性,但若出现以下表现且持续存在,应引起足够重视:
1、持续性腹部不适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闷胀感,症状可能在进食后加重。这种不适感与普通的消化不良不同,往往呈现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2、消化道功能异常
频繁出现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常规药物缓解效果有限。部分患者可能描述为“胃里发热”或“酸水往上涌”的感觉。
3、食欲改变与体重下降
无明显原因的食欲减退、早饱感(进食少量即感饱胀),伴随体重进行性下降。这是肿瘤消耗性生长的典型表现,需特别警惕。
4、消化道出血迹象
呕血、黑便或便潜血阳性是危险信号。黑便尤其值得关注,表现为粪便呈柏油样、黏稠发亮,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
5、全身性症状
持续感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可能与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及肿瘤消耗有关。
6、排便习惯改变
不明原因的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排便规律发生改变,可能提示胃功能受损影响整体消化系统。

二、四大胃癌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以下人群罹患胃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应加强筛查意识:
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明确的胃癌危险因素。该菌可通过家庭共餐传播,一人感染,全家风险增加。规范根除治疗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2、不良饮食习惯者
期高盐饮食、频繁摄入腌制食品(如咸鱼、泡菜)、大量食用红肉及加工肉类,以及有吸烟、酗酒习惯的人群,其胃黏膜更易发生病变。
3、胃癌高发地区居民
我国西北地区(如甘肃、青海)、东南沿海(如福建、江苏)及东北地区属传统胃癌高发区,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4、慢性胃病患者
患有重度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恶性贫血等癌前疾病的人群,其胃黏膜已存在病理改变,癌变风险显著增高。

张树新主任提醒大家:对于具备以上任一风险因素的人群,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胃镜能直观观察胃黏膜变化,发现早期病变,是目前胃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切莫因忽视症状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