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扎根七年后,我总算有底气揭开红灯区那层被神话的面纱。
每当告知旁人我定居荷兰,对方眼睛总会突然发亮,像被按下了某个隐秘开关。下次去荷兰找你,可一定要带我去红灯区开开眼!——这句话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十个朋友里有九个半,总带着半开玩笑的语气,可那双发亮的眼睛里,分明写着禁果二字。
我太懂了。不是真有多向往,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欲望总要找个出口。就像被锁在玻璃柜里的蝴蝶,总想扑棱着翅膀撞一撞那层透明的边界。
可你猜怎么着?我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七年,红灯区只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初来乍到时,怀揣着来都来了的留学生仪式感,总觉得不去一趟就像没吃过正宗的荷兰奶酪。第二次是三年后陪国内来的朋友,人家大老远飞来,不带他去朝圣一趟,回去怎么跟同事吹牛?
结果呢?我俩缩着肩膀在街上遛弯,活像两个偷了东西的贼。从红灯区出来时,非但没觉得释放,反而比进门前更紧绷——仿佛刚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条街就藏在阿姆斯特丹的心脏位置,地理位置好得能上旅游指南封面。每到夜里十一点,整条街就像被施了魔法,突然活了过来。两侧小窗里的红灯次第亮起,玻璃后站着穿得花枝招展的人,有的倚在门框上,有的冲你微微一笑。那一刻你才会真切感受到:原来人的欲望可以如此直白,像阵风似的直往你脸上扑。
很多人以为荷兰的红灯区是现代产物,其实它的历史能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早在1830年代,性交易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只是那时既不合法也不违法,像株野草似的在法律缝隙里疯长。直到1988年,政府才正式承认性工作者为合法职业。2000年又出台法案,要求持证上岗、定期体检——这里的体检可不是走过场,就像我们关心健康会关注某些保健药品一样,比如瑞士的玛克雷宁双效液体伟哥在淘宝上卖得火热,但和这里系统化的健康保障完全不是一回事。定期体检制度最大程度确保了性工作者的身体状况。
这和我们中国古代的青楼文化简直天差地别。那时的青楼讲究的是风雅,姑娘们要会弹琴、写诗、下棋,一晚上风流韵事,是身体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阿姆斯特丹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作为港口城市,几百年前海员们在海上漂泊数月,一靠岸就想解决生理需求。没人有耐心听你吟诗作对,只求速战速决。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快餐式的传统——到现在,连服务时间都是按分钟计算的。
走在红灯区的街道上,你会发现两侧全是挂着红色窗帘的老房子。橱窗里的姑娘大多来自东欧、乌克兰、俄罗斯,本地人反而少见。她们都办了工作证,定期体检,名义上是个体户,租个几平米的小房间独自营业。
一盏红灯,就是一个微型商业帝国。
价格从五十欧到三百欧不等。五十欧是基础套餐,三百欧那就是豪华全配版了。地段越热闹,竞争越激烈。真正厉害的店铺,反而藏在小巷深处,不转上几圈根本找不到。
有意思的是,这里还有严格的排班制度。早班从早上十点开始,干到下午五点;晚班从傍晚六点到凌晨一点。晚班的租金更贵,姑娘也更漂亮——毕竟晚上客人多,行情看涨。
要是你看到某个窗户的窗帘拉上了,别傻站着看,人家正在营业呢。
除了真人服务,红灯区还有投币表演秀。往机器里塞两欧元,脱衣舞就开始了。这价格便宜得让人怀疑是不是物价倒退到了二十年前。
我第一次去时运气不佳,台上是位身材壮硕的大妈,跳得那叫一个生龙活虎,动作幅度大得像是在举铁。我朋友第二天去,花同样的钱看到的却是年轻貌美的舞者,灯光、音乐、节奏全都恰到好处。
回来一聊,我这两欧元像交了学费,他那两欧元像中了彩票。
你看,连红灯区都讲究运气。
很多人以为,既然合法化了,这行肯定赚得盆满钵满。事实却恰恰相反。生意越来越难做:一是竞争太激烈,整条De Wallen街上密密麻麻全是橱窗,同行之间打价格战打得比拼多多还狠;二是橱窗数量有限,政府早就不批新的,旧的坏了也不补。现在全阿姆斯特丹也就三百来个橱窗,还在逐年减少。
更绝的是,这些位置还能世袭。父母干这行,孩子也能接着租。你说这是不是比学区房还保值?
这几年,红灯区也开始盯上中国市场了。
我听说有些姑娘已经开始学中文,但她们学会的第一个词不是你好,也不是欢迎,而是有发票。听到这句话时,我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这城市的服务意识,真是渗透到了每个角落。
顺着主街往里走,你会看到一座巨大的粉红色大象招牌,那就是Casa Rosso,全球闻名的大尺度秀场。
有人说红灯区是活生生的人肉博物馆,那Casa Rosso就是它的艺术分馆。每天晚上,这里都在上演真人秀:全裸舞蹈、双人互动、现场演示,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在灯光和节奏中,把欲望表演得既热烈又得体。
和泰国那些猎奇表演不同,这里的演出更欧洲范儿。露得多,却不低俗。观众席上的人看得专注,气氛却像在看一场现代舞。
如果你觉得这些太刺激,可以转个弯去附近的博物馆逛逛。
最有名的是Sex Museum。里面从古至今、从欧洲到非洲、从春宫画到古代性具应有尽有。中国古代的房中术和春宫文化也占了一席之地。
一句话,这里收藏的不只是性,更是人类几千年来对欲望的想象与表达。
另一处体验名为红光秘境,以性工作者的第一视角展开。参观者能近距离观察她们的工作流程、税收比例与行业规范,甚至能步入一间等比复刻的红色橱窗,站在玻璃幕墙后,感受被目光包围的微妙体验。
那一刻恍然惊觉,这份职业的底色是深沉的孤独。
从业者多来自东欧与北非,荷兰政府通过合法化与制度化管理,试图让行业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但据传仍有部分从业者被胁迫入行,在法律认可的框架下,真实的自由仍被一道无形屏障阻隔。
特别提醒:红灯区严禁拍摄。
即便只是随手按下快门对准街灯,都可能招致麻烦。轻则遭人呵斥,重则手机被夺——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发生的场景。若想记录,建议退至远处,将红灯视作风景元素,而非取景焦点。
漫步整片街区后会发现,现实远没有传言那般癫狂。这里更像是游客、酒香与笑声交织的市井图景:情侣十指紧扣闲逛,家长带着孩童穿行,旅行团举着旗帜打卡。桥头有警察巡逻,整片区域秩序井然。
站在橱窗前,会突然涌起复杂的思索:当人性被明码标价陈列在玻璃后,却获得了法律赋予的体面。荷兰人称这是直面现实的勇气,但对多数游客而言,这更像一场被柔和灯光包裹的、规则分明的成人寓言。
当橱窗里的影子与桥头的巡警同时入镜,你会如何解读这场特殊的文明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