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血液检验前,合理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以下是采血前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为什么要求空腹抽血?
晨起空腹抽血能减少饮食和日常活动对检测指标的干扰,使检验结果更真实地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1. 食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食物可引起多项检测指标发生变化:
普通进餐后:甘油三酯可能上升约50%,血糖、ALT(肝功能指标)和血钾可能上升约15%;
高蛋白饮食(如摄入过多肉、蛋、奶):尿素、尿酸和血氨容易出现升高;
高脂肪饮食(如油炸食品):甘油三酯水平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增加;
高核酸食物(如动物内脏):血液尿酸值可能明显上升。
2. 空腹期间可以喝水吗?
可以饮用少量白开水,一般建议不超过100毫升。但应避免饮用茶水、咖啡、果汁或其他含糖饮料,因为这些饮品可能对血糖、激素等检测指标造成影响。
3. 空腹需要多长时间?饿过头有影响吗?
最佳禁食时间为8至12小时,建议控制在12至14小时(例如前一天晚上8点后不再进食,次日早上8点进行采血)。

注意空腹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长时间饥饿可能导致血浆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降低,而血肌酐、尿酸可能升高,还可能对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产生影响。
4. 什么时间采血较为合适?
上午7:30至10:00是较为适宜的采血时段。过早采血可能受夜间代谢波动干扰,过晚则可能因空腹时间过长导致结果不够准确。
5. 是否所有检验项目都需要空腹?
并非所有项目都需空腹。例如血常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一般无需空腹。
但以下项目通常建议空腹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等检查。

采血前,运动、情绪与休息方面需注意什么?
保持身体处于平稳状态,有助于减少非疾病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运动:采血前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健身等)。采血前最好静坐休息5分钟左右。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儿茶酚胺、皮质醇、血糖及白细胞等指标出现暂时性升高。
情绪:采血当天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或激动。精神紧张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并可能影响白细胞、皮质醇等指标。
作息:采血前一天建议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可能影响代谢和激素水平的稳定。

北京精诚博爱医院温馨提示:请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采血前准备,如有特殊情况(如是否空腹、近期用药等),请在采血前主动向医护人员说明。充分的准备有助于获得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为医生评估健康状况提供有效参考。
上一篇:人工耳蜗植入为何双侧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