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春秋砥砺行,浦江潮涌见初心。上海海外联谊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以“我和上海的故事”为主题,向海内外海联会成员发出诚挚邀约,共同书写一部属于奋斗者、建设者与追梦人的集体记忆。这些故事里,有服务上海改革发展时挥洒的汗水,有中外文化交流中架起的桥梁,更有海内外同胞携手同心、共绘发展蓝图的赤诚。它们不仅是个人与城市交织的成长轨迹,更是海联会职责使命的生动注脚。
今天,让我们一同聆听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施荣恒的讲述——润物细无声。
岁月如梭,成立于1985年12月的上海海外联谊会即将迎来四十周年的生日。这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作为海联会的一员,我有幸陪伴它走过了十二载春秋。回首往昔,海联会始终致力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汇聚智慧、凝聚力量,为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我们每位成员内心深处的珍贵记忆与崇高理想,滋养着我们对家国的赤诚情怀,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十二年来,我有幸投身于海联会这片沃土,亲身参与上海城市建设、海内外交流的深入拓展,以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在上海建设的浪潮中,联谊会积极搭建平台,汇聚全球华人智慧与资源,助力上海从浦江之滨崛起为卓越的国际大都市;在海内外交流的舞台上,海联会组织了无数访问与论坛,推动文化互鉴与经济合作,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在祖国和平统一的征程中,联谊会坚定立场、凝聚共识,增强海外华人的国家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作为东华三院主席期间,积极推动沪港两地教育服务的交流合作。自2013年海联会访问东华三院李润田纪念中学开始,至去年“同心同行创未来”夏令营圆满落幕,这段跨越十余年的光辉旅程,已成为沪港教育交流合作的精彩华章。过去,东华三院已与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近年来,更多次接待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院校代表访港,举办学生赴沪交流团、教师专业及学术交流项目。目前,东华三院已与上海市建立17对姊妹学校,持续推进两地青年学子之间的深入交往。下一步,各沪港姊妹学校将开启新一轮经验交流与互鉴,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教育交流工作,让爱国之火在两岸及港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另一件铭刻于心的事,是2024年夏天,我借助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的平台,与沪港社团总会的同仁们共同努力,于香港遮打花园成功举办“香港上海周·上海美食节”大型活动。我们邀请上海老字号品牌远道而来,搭建街景打卡点,让香港市民仿佛置身上海滩,品味地道美食,感受海派风情。活动不仅唤起了浓浓乡情,更加深了两地民众的互信与友谊,宛如一座文化桥梁,连接浦江与香江,让传统美食成为情感纽带,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助力两地共同繁荣。
展望未来,上海海外联谊会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我对其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相信海联会将继续秉持初心,拓展全球视野,深化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团结协作,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中积极作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祝愿海联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长河奔涌,汇入民族复兴的浩瀚洪流;如泰山巍峨,屹立于华夏大地,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最后,谨以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作结,略表衷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编辑: 蔡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