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孙倩文
温凉河畔秋风起,医圣园中药膳香。
10月22~24日,由中国药膳研究会指导、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主办、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等承办的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在南阳市医圣文化园隆重举办。
这不仅是一次技艺比拼,更是一场展现中医药与膳食有机融合的高品质文化盛宴。
当《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智慧,遇见现代厨房的锅碗瓢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药食同源”的古老理念,融入快节奏生活的日常餐桌,将如何重塑我们的健康未来?

文脉赓续:医圣故里再谱“食”代新篇
南阳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根植人心。张仲景确立了“辨证用膳,因人用膳”的原则,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大量食疗方。

医圣张仲景雕像 张仲景博物院供图
张仲景研究院院长刘世恩介绍,《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不同篇卷,在方证相符条文下的仲景方药,有名有方的共269方,其中食材与药材组成的药膳处方有114首,占比超40%。
“现代人面临的亚健康、慢性病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仲景智慧指导人们通过日常饮食和作息来调理身体,防患于未然。”南阳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廖俊旭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健康需求的多元化,这种强调个体化、预防性和整体观的健康理念,其价值将会愈发凸显。
这种文化基因在南阳得到永续传承。《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至今仍是经典食养名方。南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让这份传承有了物质支撑。地处伏牛山、桐柏山之间,中药材资源丰富,历史上盛产中药材共2436种,山茱萸、金银花等“八大宛药”享誉全国。

“选择在南阳举办大赛,是文化与地域的深度联结。”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处监察专员刘晓天提到,南阳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深厚,能让参赛者和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致敬经典的同时传承仲景学术思想。
这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布局,背后蕴含着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多重考量。
技艺淬炼:以赛赋能激活千年药香
大赛精心设计技能实操与理论知识两大环节,全面检验选手综合素养。
技能实操要求团队180分钟内完成6道药膳,不仅考验选手对药性的理解、食材的搭配,还考验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人机对话模式,选手们需在60分钟内完成60道客观题,涵盖道地药材、中医基础、营养学等内容。这确保了药膳制作不是简单的“药材+食物”,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科学配伍。
“这场赛事的价值远超竞技本身,它更像是一个支点,以点带面撬动文化、产业、人才和民生等多层面发展。”刘晓天说道。
在文化层面,大赛让药膳文化从古籍中走向大众,助力“仲景药膳”成为南阳乃至河南的闪亮名片;
在产业层面,大赛激发了医院、企业、餐饮机构在药膳产品上的研发热情,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创新推出陈皮红豆大福饼、茯苓黄芪酥等药膳糕点茶饮,一些企业也成功开发了“仲景养生坊”系列膏方、自热炖汤等产品,推动药膳从菜肴向多元化、便捷化、产业化的产品形态延伸;
在人才层面,以赛促学、以赛促产,大赛能为行业选拔和储备一批既懂中医理论又精通烹饪技艺的复合型人才,为药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在民生层面,南阳市已推动多家三级中医院设立药膳窗口,并将药膳指导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健康河南”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





2025年南阳市药膳技能大赛中的药膳 记者 王晓伟 摄
健康赋能:百味入膳滋养万家健康
“发展药膳产业并非简单的餐饮升级,而是将中医药文化底蕴转化为全民健康福祉的深刻实践。”刘晓天介绍,其意义体现在四大维度:
01、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药膳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践行中医“治未病”理念,这与“健康河南”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战略高度契合。
通过普及药膳,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饮食。例如,针对河南常见的脾胃问题,推广山药、茯苓等药食同源食材,从源头上减少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减轻公共医疗体系负担,释放更多医疗资源。
02、将药膳知识转化为生活智慧,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
药膳是中医药文化最接地气的载体。
当居民在餐厅选择一款“黄芪炖鸡”来补气,或在超市购买“百合杏仁羹”来润肺时,他们不是在被动接受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和应用“药食同源”“辨证施膳”的中医智慧。
03、激活“中医药+”融合效应,打造健康与经济双引擎。
药膳产业是一条纽带,能有效串联起一二三产业。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农民群众谋福添利;带动怀山药、山茱萸等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为乡村振兴助力;催生药膳预制菜、功能性零食等新产品,为河南食品工业开辟“健康+”新赛道;打造药膳主题餐厅、健康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
04、塑造地域健康文化认同,增强“健康河南”软实力。
融合“仲景文化”与“豫菜”精髓,打造“河南药膳”公共品牌,让“吃在河南,吃得健康”成为地域标签,增强群众对“豫膳”文化的自豪感与对“健康河南”的认同感。
大赛同步启动《中国药膳》宣传片拍摄,并举办“中医药+生活”主题展览等活动,让中医药文化更加贴近生活。
产业勃兴:一盅药膳撬动大健康产业
当前,河南药膳产业呈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发展态势,进入全面开花阶段。郑州百姓药膳馆、东济堂以及南阳仲景景子铺等机构广受认可。
“举办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核心目标是传承仲景文化、推动产业发展,以‘小药膳’撬动‘大健康’。”刘晓天介绍,赛事明确三大目标:传承方面,挖掘仲景食疗智慧,普及养生知识;产业方面,构建药膳标准体系,开发适应现代需求的产品,打造“豫药膳”品牌;融合方面,以“药膳+”模式带动中药材种植、餐饮、文旅、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
“药膳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走大众化、生活化之路,让老百姓相信药膳、接受药膳、喜欢药膳、使用药膳,通过药膳得到实惠、好处,实现老百姓“少花钱,防病变”的健康需求。”刘晓天提到,发展药膳产业当前紧要的是人才,需聚集高层次管理型人才、高技术实用型人才、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发展关键是标准,药材质量是基础,制作水平是核心,确保药膳科学可控。
从仲景“辨证用膳”的古老智慧,到现代药膳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专业赛场的精准配伍,到市井餐桌的烟火滋味,河南正以药膳为媒,书写着中医药振兴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