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一旦发生,每分每秒都在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家庭急救的每一步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与后续康复。然而,很多看似“好心”的操作,实则是致命误区,使我们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妇幼健康科普】
▷ 误区一:惊慌摇晃,加重脑损伤
发现家人中风倒地,不少人因慌乱而不断呼喊、摇晃甚至拍打患者,试图让其清醒。这是极为危险的行为!脑卒中患者的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剧烈摇晃会加重脑部出血和神经损伤,可能直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让患者陷入深度昏迷。
正确做法
保持冷静,轻声呼唤患者,观察其意识、呼吸和心跳。若患者失去意识但有呼吸,立即将其调整为侧卧位,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气道。
▷ 误区二:轻视症状,误以为“歇歇就好”
当出现轻微症状(如手指发麻、走路发飘、说话含糊、单侧肢体无力、视物模糊等)时,许多人误以为是疲劳所致,认为“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殊不知,这些轻微症状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脑部血管可能已堵塞或破裂,脑细胞正以每分钟约190万个的速度死亡。脑卒中救治有严格的“黄金时间窗”:静脉溶栓需在发病4.5小时内,血管内取栓需在发病6小时(甚至更短)内。错过时间窗,医生往往束手无策,致残、致死风险剧增。
正确做法
高度警惕任何突发的身体异常:哪怕轻微或短暂,都应视为可能的卒中信号。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镇静,明确告诉身边人你的不适(如“右手没劲”、“说话不清”、“眼前发黑”),以寻求帮助,切勿独自硬撑。
▷ 误区三:盲目喂药喂水,加重病情风险
见到患者不适,不少人急忙喂降压药、阿司匹林、安宫牛黄丸,或喂水喂饭“补充体力”。然而脑卒中发作时,患者吞咽功能可能已受损,喂药喂水极易引发呛咳、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时会窒息死亡。此外,盲目服用降压药可能让脑部血压骤降,加重脑组织缺血。而安宫牛黄丸仅适用于中医辨证中的“热闭”型卒中,而“寒闭”用了反而会加重病情,非专业人员往往无法辩证。
正确做法
急救期间不喂任何药物、食物或水。让患者平躺,头转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内异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为后续医院治疗扫清障碍。
▷ 误区四:随意搬动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现患者倒地,便急于将其抬到床上或沙发上,甚至强行拉直弯曲的肢体。这种不规范的搬动可能压迫患者颈部、胸部,影响呼吸;若患者有颈椎损伤,还会造成二次伤害;强行掰直僵硬的肢体,可能导致关节脱位或骨折。
正确做法
若患者倒在危险位置(如马路中间、火炉旁),需移动时要保持整体平移,一人托住头部和颈部,一人托住背部和臀部,一人托住腿部,避免身体扭曲。若位置安全,让患者保持原地侧卧位即可。

记住“中风120识别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1看脸: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臂:单侧手臂无力、无法抬起
0聆听:语言含糊、无法表达
一旦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120!脑卒中急救的核心是“快送医、不折腾”。每提早一分钟,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破除误区,正确施救,就是为生命争取时间!
文字|急诊科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