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是“中国男性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男性健康主动管理,幸福生活共同守护。”男性总是觉得累、没状态、没欲望?很多人以为这是“中年标配”,然而专家提醒,这很可能是“活力小电池”——睾酮“电量”告急的警报,也是男性更年期的重要“信号”。
“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到男性全生命周期的生活质量。”南京鼓楼医院男科行政主任赵晓智介绍,“男性更年期”学名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它指的是成年男性体内最重要的“活力激素”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值,并因此引发一系列身心不适的症状。专家解释,睾酮作为最重要的雄激素之一,它对精子的产生、肌肉力量、骨骼生长、第二性征(如喉结、毛发)及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各国指南明确规定,血清总睾酮>12nmol/L为正常值下限,低于此值需结合症状评估。

“除了睾酮这一实验室指标,男性更年期还常伴随多种表现,如性欲下降、性生活满意度降低、对事物兴趣减退、体力与运动耐力下滑、情绪低落以及体重改变等代谢异常。”赵晓智特别强调,传统观念认为“更年期”高发于40岁以上男性,但目前20至30岁人群发病率正迅速上升。他指出,男性睾酮水平每年自然下降约1%–2%,而熬夜、肥胖、酗酒、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显著加速这一过程。“有些年轻男性仅20多岁,睾酮水平却已接近50岁男性的状态,正是受这些因素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升睾酮水平、为身体“充电”?专家建议,首先需要确保充足睡眠,睾酮多在夜间分泌,充足睡眠能够减少身体炎症反应,降低皮质醇分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水平随之减少,游离睾酮的水平自然升高。同时,肥胖是导致睾酮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脂肪组织尤其是腹部脂肪含有一种“芳香化酶”的物质,它会将睾酮转化为雌激素。而肥胖状态也会持续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导致身体处于一种慢性的、低度的炎症状态,因此合理减重非常有必要。合理的饮食调控也是“找回状态”的方法之一,日常饮食中建议补充锌、维生素D、Omega-3,可多吃些牛羊肉、深海鱼等食物。
在运动方面,专家建议可采取“抗阻+有氧”相结合的方式,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如深蹲、卧推等)。这类训练所产生的机械张力与代谢压力,会向睾丸传递信号,并刺激肾上腺分泌更多睾酮,以帮助身体适应外部的生理压力。若再配合每周2–3次的有氧运动,整体效果更为理想。
然而,运动也需讲究适度,否则可能适得其反。中国性学会会长、南京鼓楼医院男科主任医师戴玉田在门诊中就曾接诊不少因锻炼过度而导致性生活“亮红灯”的年轻男性,其中一些仅30岁左右。“交流中发现,他们有人每天长跑数公里,或游泳上千米,或‘撸铁’好几小时,”戴玉田指出,“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同样可能影响男性性功能,适度的休息与恢复同样重要。建议每天有适度的卡路里消耗即可。”

不过专家也指出,并非所有睾酮水平不足的情况都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完全改善。对于40岁以上、已出现明确性腺功能减退症状的男性,若经医生评估确有必要,可考虑接受为期3至6个月的睾酮补充治疗。“在医生指导之下按照合理剂量去补充,其实是非常安全的。”赵晓智说。
许多男性常见健康问题其实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及早意识到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有效干预远期健康风险。“比如男性勃起功能其实是整体健康尤其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风向标。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往往可能意味着血管已存在问题。”戴玉田指出,这一症状通常比冠心病等大血管疾病的发作要早4~6年。“如果能在此阶段及早重视,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就很可能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将来发生心梗、动脉瘤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戴玉田提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视频 吕彦霖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