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正确看待精神疾病治疗药物
创始人
2025-10-31 18:44:48
0

在医院药房取药时,不少精神疾病患者会提出类似于“这类药是不是含激素?不然我的体重为啥涨得这么快?”的问题,这一看似简单的疑问,体现了患者对精神疾病药物的普遍担忧。他们会将“激素”一词与副作用大、对身体有伤害相关联,进而对该类药物产生抵触情绪。这种认知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可能导致患者不规律服药,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带来病情复发、恶化的风险。

撕掉激素标签

人们之所以畏惧“激素”,是觉得这类药物会带来肥胖、浮肿、血糖升高等严重问题。事实上,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或人工合成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糖皮质激素用于炎症和免疫性疾病,雌激素、孕激素用于妇科疾病管理,此类药物长期或高剂量应用可能有不良反应,但其实精神科药物与激素并非一回事。

精神科药物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情绪和认知。其中,抗抑郁药通过提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缓解抑郁焦虑;抗精神病药调节多巴胺通路减少幻觉妄想;心境稳定剂帮助纠正大脑电活动,能够使情绪波动得到有效控制;新一代抗焦虑药调节神经兴奋水平可以有效缓解紧张失眠。这些药物在成分、靶点和治疗目的上均与激素没有关联。

体重为何增加

在精神科临床中,患者的体重变化是常见现象。部分患者用药后体重显著上升,易猜测药物含激素成分,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其原因为药物影响大脑食欲中枢和代谢。

有相关研究显示,奥氮平、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刺激下丘脑,提升饥饿感和进食量;一些抗抑郁药会促使基础代谢率下降,让能量消耗放缓,即使饮食不变也可能造成脂肪堆积;部分药物还可能轻微干扰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调控效率,促进脂肪储存。此外,心理状态的变化也可能改变饮食习惯,比如抑郁患者发病时食欲不振、体重出现大幅下降,而治疗后心情好转、进食回归正常,体重便自然回升甚至出现大幅反弹。

与糖皮质激素所致的“满月脸”“水牛背”等典型副作用不同,精神科药物的体重变化多为逐渐发生的,治疗结束后,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合理运动可恢复正常。此外,并非所有精神科药物都会影响体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减轻用药反应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用药副作用不可避免,但并非难以应对。科学的做法是保持与医生的充分沟通,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寻求专业指导,而不要因为担心副作用而自行停药,避免产生比如头晕、恶心、失眠等不适症状,甚至病情迅速复发。

临床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若患者体重增幅明显,医师或药师可随时为其调整剂量,或者考虑换用副作用较轻的同类药物。在生活方式方面,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减轻药物副作用的重要手段;减少进食高糖、高脂肪食物,增添富含粗纤维和优质蛋白的膳食,有助于控制能量摄入;同时,规律进行如快走、游泳或骑行等有氧运动,能够帮助提升代谢效率,防止脂肪堆积。

(作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药剂科主任 陈葆英 主管药师 熊鑫)

(特约记者衣晓峰 通讯员赵倬妍整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肚子摸到硬块竟是脾大?背后可能... 日常生活中,若在肚子左侧摸到质地较硬的肿块,不少人会误以为是肠道问题或囊肿,实则可能是脾脏肿大的信号...
西安甲康甲状腺李三医生提醒:保... 甲状腺作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负着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重要使命,而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身体各项...
原创 定... 中国足球队选帅的方向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根据权威媒体的报道,由于外籍教练人选未能得到选帅小组的...
脑源性猝死的人越来越多,医生提... 秋天的气温逐渐下降,清晨的凉风让人心情愉悦,但也让不少人出现了寒冷引发的不适。张大爷每天清晨准时出门...
医生发现:经常“踮脚尖”的人,... 经常“踮脚尖”的动作看似简单,但它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每天都...
烟台港客运发布停开航通知 尊敬的旅客、司机朋友们: 受气象影响,11月1日13:00后蓬莱一旅顺航班停航,烟台一大连航班暂不受...
睡前这个坏习惯,可能会“养大”... 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在睡前都喜欢躺在床上玩一会儿手机,放松一下...
乙肝大三阳患者如何防止发展为肝... 乙肝大三阳患者(即HBsAg、HBeAg和HBV DNA均阳性)通常病毒复制活跃,病毒载量较高,如果...
肝癌新药组合为何失利?免疫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并不是每一种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