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非洲大陆“奇物东传”
创始人
2025-11-10 07:45:26
0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以古代丝绸之路为纽带,中国与非洲的历史交往早已形成清晰的标识和谱系。从瓷器、丝绸到玻璃制品、花蹄牛、香药等,各种“奇物”纵贯历史、跨越山海,呈现出经贸、人文交往的壮丽画卷。

「丝路绵延」

考古发现证明,非洲大陆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仅产生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早期人类,还最先使用铜器,以工具革新带动早期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催生了物品流通与贸易繁荣。

研究显示,中国人最早知道的非洲国家是“大秦”。《史记》称,大宛“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三国时期的《吴时外国传》有云:“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也。”

中国人对“大秦”的早期认知,并非横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而是埃及境内的亚历山大里亚。这座地中海南岸的城市以繁华、高雅闻名遐迩,是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融通互鉴形成的区域文化中心。在中国史书上,它又被称为“黎轩”“黎靬”“乌迟散”等。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安息西界“临西海以望大秦”,却因“海水广大……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等原因不得不折返。

希腊化时期的地中海东岸,人们也对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充满想象。托勒密在《地理志》中称中国为“丝国”,公元166年已有罗马使者到洛阳谒见皇帝的记载。公元3世纪,多名亚历山大里亚的商人、航海者辗转来到中国。

除埃及外,“埃米尔国”(突尼斯)、“阿克苏姆”(埃塞俄比亚北部和厄立特里亚地区)、“层檀国”(吉达或桑给巴尔) 、“摩邻国”(摩洛哥,一说埃塞俄比亚或肯尼亚)、“拨拔力国”(索马里柏培拉)、“昆仑层期国”(斯瓦希里海岸)、“三兰国”(坦桑尼亚)、“卜剌哇”(索马里拉韦地区)等名称在史籍中反复出现,说明中非早期交往已延伸至非洲广大地区。

唐代之前,非洲大陆与中国的直接贸易尚缺乏实证。但非洲的物品确信可以通过波斯商人中转,沿陆上丝绸之路运至中国,也可以跨越印度洋,经由波斯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印度人,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唐宋时期,中国国力强盛,广州、泉州等港口外商云集,帆船若“垂天之云”。这一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埃及。伴随阿拉伯帝国扩张,埃及的对外交往与文化辐射进一步延伸至整个马格里布地区。上世纪40年代,桑给巴尔的农民发现大量中国钱币。而后,考古学家在肯尼亚、摩加迪沙、布腊瓦等地发现大批宋代钱币和瓷器,足以证明古代中非贸易的繁荣。

公元14世纪以后的元明时期是中外交通的鼎盛时期,中国的商船可以直达非洲东海岸的主要港口。当时,中非海上交通主要有三条航线,存在朝贡、市舶、民间和转口贸易等四种方式。

元代著名旅行家、江西商人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途经马六甲,横渡地中海,最终到达非洲的摩洛哥、埃及、索马里、莫桑比克等地。他“附海舶经数十国”,记录当地风物习俗并写下《岛夷志略》,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被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同时代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公元1342年(一说为公元1341年)受素丹之命,从北非启程抵达阿拉伯半岛,穿越西亚、南亚、东南亚,历经波折抵达中国。《伊本·白图泰游记》详细记载泉州“帆樯蔽天”的景象,广州、杭州等地瓷器制作的盛况以及穆斯林商人在中国的生活现状,成为中世纪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旅行文献之一,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一手资料。

第八届进博会现场的咖啡展台汇集来自埃塞俄比亚、牙买加等10个国家的18种精品咖啡,尽显全球咖啡风味多样性。

「流光溢彩」

中国古人对“珠光宝气”的追求,从一个侧面昭示出东方大国的辉煌气象。来自非洲的玻璃、琉璃、象牙、玳瑁、翡翠、黄金、珍珠等,堪称这一东方高雅审美的“心头之好”。

玻璃在古代被普遍看作“人造宝石”,是受到广泛欢迎的珍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王翰的《凉州词》道尽边塞豪情,亦承载远域想象。“夜光杯”到底是何物,一度引发多种猜测。中国古人用祁连山玉或酒泉玉制作“夜光杯”传世久远,但有学者认为,来自埃及与西亚地区的玻璃也是制作“夜光杯”的材质之一,因晶莹剔透被誉为“白玉之精”“百玉之精”。

埃及人很早就开始制作玻璃,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出现了不同颜色的玻璃珠。公元前1550年左右,埃及和西亚地区出现玻璃器皿,并开始向外输出。公元前7世纪后,被誉为“雪花石膏”的埃及多色玻璃瓶在地中海地区非常流行,埃及工艺的蜻蜓眼玻璃珠还在叙利亚、两河流域被大批量仿制。

公元前4世纪,埃及人发明玻璃铸模工艺,有力提升了玻璃制品产量。公元1世纪前后,亚历山大里亚以及整个罗马成为玻璃制造业的世界中心。考古证明,埃及玻璃制品主要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方。汉代青铜龙头上镶嵌的玻璃珠就被证实产自埃及,另有诸多玻璃原产品或仿制品出现于湖南湘乡、广东肇庆、广州横枝岗等地的战国晚期及西汉墓葬中。

公元前6世纪,来自波斯、印度、埃及等地的商人将东非海岸的象牙销往世界各地。据《后汉书》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象牙在唐代中国被大量用来制作凤冠、牙雕、腰带环、牙具、餐具等,亦成为政府抽税的一项大宗货物。中国人消费的象牙,除一部分来自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外,大多来自非洲索马里地区。非洲象牙质地相对柔软,易于雕刻。广州南越文王墓出土大量精致的印、鞘、算筹以及帽钉花托、鹰爪形座足等象牙制品。其中的器皿“金釦象牙卮”尤为精美,同批还出土了长达120厘米的非洲原支象牙5根。

「瑞兽东游」

公元前108年,古罗马向汉武帝赠送产自非洲索马里或埃塞俄比亚的“花蹄牛”(犀牛)。同一时期,狮子也被月氏、安息等作为“殊方异物”带入中国。至唐代,域外使者常以非洲狮子进献中国皇帝。此后,狮子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作为权力、威严、守护、吉祥的象征,出现于古代艺术和文学作品中。

唐宋以降,中国史籍对非洲各国的动物多有论及。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中提及弼琶罗国(拨拔力国)的“骡子”(应为斑马),“红白黑三色相间,纹如经带”;索马里“牛、羊、骆驼甚多”;层檀国“食有鱼,畜有绵羊、山羊、沙牛、水牛、骆驼、马、犀、象”。

《诸蕃志》还记载,弼琶罗国“产物名骆驼鹤,身项长六七尺,有翼能飞,但不甚高”;《岛夷志略》称,麻那里(肯尼亚马林迪)“有仙鹤,高六尺许,以石为食。闻人拍掌,则耸翼而舞”。这里的“骆驼鹤”和“仙鹤”,可能特指非洲鸵鸟。

郑和船队记载的非洲动物更为丰富,包括狮子、犀牛、花福禄(鹿、驴)、象、金钱豹、马哈(大羚羊)、麂等。上世纪70年代,江苏徐州贾旺发现的汉画像石上绘有多只动物,其中三只具有长颈鹿的典型特征。北宋李石的《续博物志》中提及拨拔力国的异兽“鸵牛”,其皮似豹,蹄类牛,无峰,项长九尺,身高一丈余。学界认为,这应是中国关于非洲长颈鹿最早、最明确的记载。

研究显示,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驯化小型猫科动物,古代墓葬中的猫骨遗存和绘有猫形象的各类制品并不鲜见。尽管家猫在中国的起源时间、传入路径和演变过程尚有争议,但其遗传学祖先为非洲野猫已被证实。来自非洲的猫在不同时期进入中国,融入中国本土家猫的谱系演进合乎逻辑。

在第七届进博会国家展坦桑尼亚馆,一名参展商展示绘画作品。

「馨香万里」

非洲大陆不仅在沙漠、海洋、高山、峡谷之间孕育了1000多个民族,还赐予其子民无尽的奇珍异宝,香药便是重要一种。经由古代丝绸之路,各式各样的域外香药输入中国,被广泛用于熏染、调味、供奉和入药等。

来自索马里等地的树脂“乳香”为香料之最,在中国被广泛用于涂料、制作工艺品,还被用于各式丸、散和丹药,“仙方用以辟谷”,医者“主疗诸疮”。“乳香”早期多由波斯人转运,后由中国帆船直接输入,广州是重要集散地。

“没药”同“乳香”一样,是非洲和阿拉伯地区出产的一种树脂。作为一种“圣洁之物”,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常用其作为防腐原料。中医则主要将“没药”用来治疗外伤或妇科,具有镇静止痛之功效。由于“没药”多由波斯商人贩运而来,故有史籍称其产自波斯国。但据考证,宋代以来中国进口的“没药”主要来自东非和印度西南海岸。

《南史》云:“大秦人采苏合,先笮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展转来达中国。”苏合香,在汉代已被达官贵人了解和使用,至唐代更加受到追捧。诗人陈标凭吊秦王宫时留下妙语“御气磬香苏合启,帘光浮动水精悬”,描绘了苏合香的馥郁,呈现出宫廷的精致。在民间,不少人则喜欢将苏合香佩戴于身。

龙涎香作为真甲鲸(抹香鲸)的胆汁凝结物,是极为名贵的药材,常被作为东非使团进献的重要礼品。公元1072年,勿巡(阿曼苏哈尔)使者辛押陀罗就曾敬献龙涎香。南宋宫廷常使用龙诞香烛,陆游在《避暑漫抄》中记载“用龙涎香……为烛,两行列数百枝,艳明而香溢”。

龙涎的主要产地在非洲之角、东非海岸及南阿拉伯地区沿海、马尔代夫和苏门答腊附近岛屿,以产自桑给巴尔的龙涎品质为最佳。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就曾提及“龙涎屿”,《郑和航海图》中亦专门标识该岛位置。

总之,非洲大陆的“奇物东传”是无言的使者、流动的符号,见证中非之间的历史交往与友好情缘。玻璃辉光、动物瑞影、龙涎幽香不仅是对外来奇物的本土化格义,也是中非文明巧遇与融合的动人佳话。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副教授李晔梦)

原标题:《学林随笔|非洲大陆“奇物东传”》

栏目主编: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李晔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了活着,人类和癌症“不谋而合... 文 | 菠萝 在各自领域,人类和癌细胞都算是进化的成功者,本质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这篇文章里,人不是万...
49天徒步1500余公里!今天... 11月9日下午3点22分,蚌埠人丁洪生抵达了此行的终点——蚌埠火车站,为他1500多公里的返乡徒步旅...
思响上海|吴晓隽:“白天谈合作...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常办常新、越办越好的进博会,经过这些年的打磨,其文旅效应日益...
车站附近靠大妈拉客的小旅馆,一... 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火车站旁的小旅馆,为啥只要三十块钱一晚,他们到底靠什么赚钱,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猫腻?...
迪士尼夜场的库伊拉 cos:黑... 这组cos我觉得是挺小众的,因为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一定看过这个,这组cos的黑白魔女的库伊拉。 提到...
湖南株洲,风景媲美张家界,美食... 它就是位于湘江下游,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湖南省的东大门——株洲 中国现有43个以“州”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