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过40,身体就开始闹小情绪。不是哪天睡不着了,就是突然心烦气躁了,早上汗出得跟洗澡一样,连曾经引以为傲的性能力都悄悄打了折。

这些变化不少人都觉得是“老了”,有人干脆以为是压力大导致的疲劳症候群,但其实,很多时候,这些表现,可能正是“更年期”在向男性打招呼。
一直以来,“更年期”这个词几乎是女性的代名词,谈到它,大家想到的总是女性的激素变化、情绪波动、月经紊乱等等,但医学上早就确认,男性也是会有更年期的,只不过表现不一样,节奏不一样,社会认知也严重滞后。
尤其是当男性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频繁出汗心慌和性欲减退这几个问题时,很多人要么扛着不去理,要么乱补一气,想着吃点保健品、补点激素“回春”,结果弄巧成拙,反而带来更大麻烦。

1. 睡眠障碍
睡眠这事儿吧,年轻的时候好像真不当回事,打游戏打到凌晨也能一觉睡到中午。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有些男士就会发现,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踏实,一晚上醒三四回,天还没亮就莫名其妙醒来,再也睡不回去了。
偶尔这样还好,但一连几周、几个月都这样,人整个就蔫了。医学上来看,这很可能是雄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神经调节紊乱。男性到了45岁后,体内睾酮水平开始稳定下滑,到了50岁,已经下降了接近30%。
睾酮参与调控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一旦水平降低,大脑对“放松”的指令响应就变弱,自然就睡不好。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是得了抑郁症,其实根源就在激素变化。

2. 情绪波动
再说情绪波动,以前可能刀枪不入的汉子,现在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就上头,要么特别暴躁,要么突然消沉,好像变了一个人。这些变化让家人看不懂,自己也懵。其实激素在这背后也有很大关系。
睾酮不仅关系到体力、肌肉,还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功能。当它慢慢减少时,情绪的韧性也随之下降,小刺激也容易爆发。而且,这种变化不是某一天突然发生的,而是缓慢持续的累积过程。时间一长,男人自己也察觉到“我怎么变得这么玻璃心了”。

可问题是,一旦误判为心理问题,去吃抗抑郁药、不停做心理咨询,却忽略了生理层面的根本因素,那就容易陷入治标不治本的怪圈。
3. 出汗、心慌
还有出汗和心慌,很多人一下子就联想到心脏病或者高血压。确实有可能,但在不少中年男性身上,这些症状背后的“幕后黑手”其实是内分泌的波动。临床上看到的案例不少,一查体检,心脏没大毛病,血压也正常,可就是经常出汗、胸口发紧、动不动就心跳加快。
这种情况下,如果伴有其他“更年期”特征,那就要考虑是否属于雄激素下降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人在紧张、焦虑或激素调节异常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就会频繁出汗、心悸。简单说,就是身体自动调节系统“跑偏”了。

4. 性欲下降
说到性欲减退,不少男人讳莫如深,觉得说出来就是“不行了”。其实这不见得是“功能”问题,更多时候是激素水平影响了大脑对性刺激的敏感度,再加上长期睡不好、情绪低落,性欲自然也就跟着下滑了。
这种变化很多人归咎为“年龄”,但在一些医学调查中发现,50岁以上的男性中,大约有38%存在明显性欲下降的问题,其中超过一半与睾酮水平偏低有关。也就是说,激素的事,不是“你老了”的简单问题,是具体有指标、有干预空间的医学状态。

但问题在于,一些人不信科学,盲目吃各种补肾药、壮阳片,结果吃出了前列腺炎、肝功能异常,还觉得是“药效不够”,继续加量,那真是得不偿失。
有些医院打着“男性更年期综合治疗”的旗号,大张旗鼓推荐激素替代疗法,说得天花乱坠,但现实是,激素补充并非人人适合。像有前列腺增生、家族有前列腺癌史的男性,一旦贸然补激素,可能会刺激肿瘤细胞生长。
还有些人本身体质就对激素比较敏感,一点点外源性激素就可能扰乱整个内分泌平衡。医学界的共识是,只有在明确睾酮水平明显偏低、且临床症状明确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才考虑补充激素,而且过程要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

可问题是,一些人自己上网买药,或者看不靠谱的门诊,连个血检都没有就开始补,结果身体越来越糟,反而本末倒置。
男性更年期其实不像女性来得那么猛,变化也比较隐性,所以更容易被忽略。但正因为它不是突如其来的剧变,才更需要警觉。很多男人因为一开始没当回事,导致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个人又懒、又乏、又烦,久而久之,工作效率下降,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发展成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数据显示,在45-60岁之间,有近40%的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症表现,但真正去医院系统检查并接受规范干预的人,不到10%。

不是大家不怕病,而是根本没意识到这是病。更糟糕的是,身边人也不理解,“一个大老爷们哪来的更年期”,这句话不知劝退了多少有自觉意识想要治疗的人。
讲到这,不得不说,社会对男性健康的认知确实还差一大截。不光是大众不了解,就连一些基层医生对“男性更年期”都缺乏系统培训。
不少人拿着激素水平报告去医院,医生也只是草草一句“正常范围内”,但其实很多“正常范围”只是大致区间,有些人即便在下限边缘,也早就出现了临床症状。这时候如果不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就会出现“数值正常,身体却很难受”的尴尬。而这类患者,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被延误。

所以说,别小看了睡不好、情绪差、出汗心慌、性欲低这几个看似小问题,它们很可能是身体在用最直白的方式提醒自己“你需要关注一下自身变化了”。对男性来说,接受这个阶段不是退化,而是调整,才是关键。
不是每一个状态都需要激进干预,不是每一份疲惫都靠补药解决。更年期不是病,但它的表现一旦影响到生活,就值得科学关注。过度干预、乱吃药、盲目补激素,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
每个阶段的身体都有它的规律和逻辑,男人也有自己的“节奏”。知道自己的节奏,理解身体的信号,用对方法处理,而不是一味蛮干、硬抗,才算是对自己真正负责。

别一味死扛,也别乱折腾,认清现象,接纳变化,必要时去专业医院系统检查,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稳妥的交代。
参考文献:
[1]郭树彬,王磊.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4, 44(3): 229-234.
[2]高宏伟,王思敏. 睾酮水平变化对中年男性健康影响的研究[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3, 29(5): 415-420.
[3]李宁. 男性性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关系分析[J]. 中国性科学, 2024, 33(4): 55-58.
[4]赵建军. 睡眠障碍在男性更年期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25, 63(1): 92-95.
[5]刘涛. 中年男性出汗与心悸症状的内分泌机制探讨[J]. 临床内分泌杂志, 2023, 39(2): 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