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青光眼合并视神经萎缩,让不少家长和患者陷入焦虑。不少人疑问:中医能否介入治疗?答案是肯定的,但需明确:中医干预需建立在西医基础治疗之上,二者结合才能更好控制病情。
先天青光眼的核心问题是眼压升高损伤视神经,西医的降眼压治疗是基础保障,中医则从整体调理入手。中医认为,该病多与肝肾亏虚、肝火上炎、瘀血阻络相关,治疗需辨证分型。对于肝火旺盛型患者,常表现为眼胀、烦躁、口苦,多用清肝明目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搭配菊花、决明子等药材清泻肝火;若属肝肾亏虚型,伴有视力渐降、腰膝酸软,则以杞菊地黄丸为基础,加女贞子、墨旱莲等补益肝肾。
视神经萎缩在中医属“青盲”范畴,关键在于活血通络、濡养视神经。临床常用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材,改善眼部气血供应,再结合黄芪、党参补气,推动气血运行。此外,针灸也是重要手段,选取睛明、攒竹、太冲等穴位,可疏通眼部经络,辅助改善视功能。
需特别提醒:中医干预绝非替代西医。先天青光眼患者需遵医嘱完成降眼压手术或药物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要先明确病因并控制原发病。同时,中医治疗需长期坚持,且必须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不可自行用药。患者还可配合眼部按摩、食疗等辅助手段,如用枸杞、山药煮粥,帮助调理体质。
面对先天青光眼与视神经萎缩,无需过度恐慌。中西医协同发力,结合规范治疗与日常调理,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