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的4种方法
创始人
2025-11-11 13:16:39
0

成都专业心理咨询师推荐|爱己心理

你以为有了暂停,就不会有结束。但暂停,

也意味着不会有新的开始,试着迈出下一步吧

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名逆水行舟的水手,时常会感到疲惫、无力,甚至被莫名的阴郁情绪所笼罩。开心,这个看似简单纯粹的状态,有时却显得遥不可及。我们常常将快乐的钥匙交给外物——一次升职、一段关系、一次购物,结果却发现这种由外界赋予的快乐转瞬即逝,留下的往往是更深的空虚。

真正的、可持续的开心,并非来自于外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是源于我们内心世界所构建的秩序、所培育的土壤。它更像一种需要学习和练习的技能,一种可以主动培养的内在状态。当你感到低落时,不妨尝试以下四种深入且有效的方法,它们从身、心、灵、我四个维度,为你提供一套重启快乐系统的“操作手册”。

方法一:启动身体的“快乐引擎”——用生理改变心理

我们常常认为,是心理影响了生理——心情不好,所以不想动、没胃口。但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越来越多地揭示,这个关系是双向的,甚至生理对心理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当你情绪低落时,你的身体往往处于一种“低能量”的节能模式,而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身体入手。

1.运动:天然的“快乐药水”制造机

这已是老生常谈,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值得我们再次审视。当你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时(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你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神奇的化学反应:

· 内啡肽的释放: 这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和“愉悦剂”,能产生类似于吗啡的欣快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和不快,这就是所谓的“跑步者的愉悦感”。

· 多巴胺的分泌: 作为“奖励激素”,多巴胺能带来成就感和动力。完成一次运动,就像大脑给自己发了一枚“你做到了!”的奖章。

· 降低压力激素: 运动能有效降低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

行动指南: 你无需把自己练到精疲力尽。从简单的开始:播放一首你最喜欢的动感音乐,在房间里自由舞动15分钟;出门快走30分钟,同时观察路边的花草树木;或者跟着一个有趣的健身App做一组徒手训练。关键在于“动起来”,让身体的律动冲刷掉心理的淤泥。

2. 呼吸:被忽略的“情绪调节阀”

呼吸是连接意识与无意识的桥梁,也是我们随身携带、最便捷的情绪调节工具。当你焦虑、愤怒时,呼吸会变得浅、急;而当你平静、愉悦时,呼吸则是深、长、匀、缓的。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主动调整呼吸模式,来“欺骗”大脑,让它进入平静的状态。

· 腹式呼吸法: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直或躺下。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口。用鼻子缓缓吸气,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鼓起,而胸口保持相对不动。然后用嘴巴缓缓呼气,感受腹部向内收缩。每次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重复5-10分钟,你会感到心率下降,思绪逐渐清明。

3. 睡眠与饮食:为快乐打好地基

长期睡眠不足和高糖、高加工食品的饮食,会直接导致情绪调节能力的下降。确保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是情绪稳定的基石。而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燕麦)以及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能为大脑提供稳定且优质的营养,避免因血糖剧烈波动而引发的情绪过山车。

通过启动身体的“快乐引擎”,我们是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为积极情绪的产生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生理条件。这是一种最直接、最快速的“急救”手段。

方法二:重构心灵的“认知滤镜”——从转念到感恩

我们的情绪并不直接由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解读所决定。这套固有的看法和解读,就是我们心灵的“认知滤镜”。当滤镜是灰暗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便满是阴霾。因此,让自己开心起来的第二个关键,就是学会擦拭和调整这片滤镜。

1.认知重构:识别并挑战“自动化负性思维”

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大脑常常会陷入几种典型的思维陷阱:

· 非黑即白: “要么完美,要么彻底失败。”

· 过度概括: “一次搞砸了,我永远都会搞砸。”

· 心理过滤: 只关注不好的细节,而忽略全部的整体。

· 灾难化: “万一……怎么办?”将小事想象成巨大的灾难。

行动指南: 当你感到不开心时,试着像一个侦探一样,审视自己的念头。

· 步骤一:记录。 写下引发不快的事件和随之而来的想法。

· 步骤二:质疑。 问自己:这个想法100%真实吗?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或解释?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同样的事,我会对他/她说什么?

· 步骤三:重构。 用一个更客观、更全面、更积极的想法来替代原来的负性思维。例如,将“我的演讲有个地方卡壳了,彻底失败了”重构为“我的演讲整体是流畅的,虽然有一处卡壳,但我及时调整过来了,而且核心内容都传递清楚了。这是一个宝贵的学习经验。”

这个过程需要练习,但它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应对困境的情绪反应模式。

2. 培养感恩之心:主动发现生命中的“微光”

感恩,或许是世界上最被低估的快乐秘诀。它能够将我们的注意力从“缺乏什么”强行转移到“拥有什么”上。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定期练习感恩,能显著增强与快乐和社交联结相关的大脑区域(如前额叶皮层)的活动。

· 感恩日记: 每天睡前,拿出笔记本,认真地写下三件你今天值得感恩的事情。它们可以非常微小:感恩早晨温暖的阳光、感恩同事帮你递了一杯水、感恩自己健康地呼吸、感恩一部好电影带来的感动。坚持两周,你会发现你开始不自觉地在生活中搜寻美好的瞬间,就像戴上了一副能发现快乐的“眼镜”。

3. 实践正念:安住于当下的力量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源于对过去的悔恨或对未来的担忧,而正念练习则教导我们如何全然地活在当下这一刻,不加评判地观察自己的思绪和感受。通过正念,我们学会与负面情绪共处,而不是被它们卷走。

· 简单练习: 每天花5-10分钟,静静地坐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当思绪飘走(这是必然的),温柔地、不加自责地将它再次拉回到呼吸上。这个练习不是在“清空大脑”,而是在锻炼我们“觉察”和“回归”的能力。当这种能力增强,在面对情绪风暴时,我们就能找到一个平静的内在观察点,从而恢复平静与开心。

重构认知滤镜,是一场心灵的修炼,它让我们从被动的情绪受害者,转变为主动的内心世界的建筑师。

方法三:滋养灵魂的“深层连接”——在关系与创造中找到归属

人是社会性动物,也是意义追寻的动物。深层次的、可持续的快乐,往往来自于我们与外界建立的温暖连接,以及通过创造所体验到的价值感。

1.深度社交:质量远胜于数量

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似乎拥有前所未有的“连接”,但孤独感却与日俱增。这是因为真正的快乐来源于高质量的、深度的社会连接,而非点赞和评论的数量。

· 行动指南: 主动安排一次与家人或挚友的“无手机”深度交谈。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分享你近期的困惑与喜悦,也真诚地倾听对方的感受。这种心与心的碰撞,所产生的共鸣感和归属感,是抵御孤独和低落的最强堡垒。此外,参与志愿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能在给予中感受到强烈的连接感和价值感,这种“利他的快乐”是无比深刻的。

2. 拥抱自然:回归生命的本源

人类天生与自然有着深刻的联结。当我们置身于自然之中时,大脑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这种现象被称为“注意力恢复理论”,自然环境能 effortlessly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如潺潺溪流、摇曳的树叶),让因过度使用而疲劳的大脑负责定向注意力的区域得到休息和恢复。

· “森林浴”: 这不是运动,而是沉浸。找一片公园或森林,放下手机,慢慢地行走。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去触摸树皮的纹理,去聆听鸟儿的鸣叫,去呼吸泥土和植物的芬芳,去感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光斑。研究表明,仅仅20分钟的“自然浴”就能显著降低压力激素水平。

3. 投入创造:体验“心流”的喜悦

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具有挑战性且你力所能及的创造性活动时,会进入一种物我两忘、时间仿佛停止的状态,这就是“心流”。无论是绘画、写作、演奏乐器、做手工、编程还是烹饪,创造性的活动能带来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 关键在于过程: 不要过于追求结果是否完美。享受调色时的随意,享受文字从笔尖流淌的快感,享受面团在手中成型的变化。在创造中,我们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主动塑造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承受者,这种掌控感和表达自我的自由,是快乐的深层源泉。

滋养灵魂的连接,让我们超越狭隘的自我,在与他人、与自然、与创造的融合中,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和意义。

方法四:践行“自我关怀”——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我们常常对他人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善意,却对自己极为苛刻。当遇到挫折时,我们内心的自我批评家会跳出来,用最严厉的语言指责自己。这种自我攻击是快乐最大的敌人。因此,学会像对待一位陷入困境的好友一样对待自己,是获得内在平静与开心的终极钥匙。

1.练习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包含三个核心组成部分,由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内夫提出:

· 善待自己: 在自己失败或感到痛苦时,给予自己温暖和理解,而不是严厉的批判。对自己说:“这真的很难,你感觉很痛苦是正常的。”“没关系,人谁无过?”

· 共通人性: 认识到痛苦和失败是人类共同体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才会这么糟糕”。这能极大地减轻我们的孤立感。

· 静观当下: 以清晰和平衡的方式观察自己的痛苦思绪和感受,不压抑、不夸大,只是承认它们的存在。

行动指南: 下一次当你因失误而自责时,停下来,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感受掌心的温度。然后,用你安慰好友的语气,在心里对自己说几句话。比如:“我知道你很难过,你希望那次表现能更好。但这就是学习的一部分,我允许你犯错。”

2. 设定健康的边界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源于过度承担他人的情绪和责任,无法说“不”。设定边界不是自私,而是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它意味着你清晰地知道什么是你愿意接受的,什么是你无法容忍的,并勇敢地表达出来。

· 如何做: 在工作上,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能力极限,礼貌但坚定地拒绝超出负荷的要求。在关系中,远离那些不断消耗你能量、让你感到贬低的“有毒”关系。保护你的时间和精力,就像保护你最珍贵的财富,因为它们确实是。

3. 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你对自己说的话,构成了你对自己的核心信念。有意识地将内心的批评声,转变为支持性的鼓励声。

· 从“我必须”到“我选择”: 将“我必须去健身”变为“我选择去健身,因为我想让身体更健康”。这能找回掌控感。

· 从“我做不到”到“我还没做到”: 加入一个“还”字,就将固定性思维转变为成长性思维,为可能性留下了空间。

· 每天给自己一个肯定: 对着镜子,认真地对自己说:“你做得很好。”“你值得被爱和尊重。”“你有能力面对今天的挑战。”

践行自我关怀,意味着你成为了自己内在世界的守护者,而非批判者。当你与自己建立了一种友善、支持的关系时,外界的风雨便更难撼动你内心的晴朗。

开心,不是一个需要去往的遥远目的地,而是一条需要我们每日铺设的路径。这四种方法——启动身体、重构认知、滋养灵魂、关怀自我——为我们提供了铺路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它们相互关联,彼此促进。

你不需要同时完美地实践所有方法。可以从你最感兴趣、感觉最容易上手的那一个开始。也许今天,你只是进行了一次10分钟的快走(方法一),并在睡前写下了一件感恩的事(方法二)。明天,你或许有勇气拒绝一个不合理的请求(方法四),并在周末计划一次公园散步(方法三)。

请记住,追求快乐的过程本身,也应该是快乐和宽容的。允许自己有情绪的低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带着善意和耐心,一次又一次地,练习让自己开心起来的艺术。最终,你会发现,快乐不再是你苦苦追寻的目标,而是你用心生活时,自然回荡在心底的悠扬旋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火山咖啡小镇摘“世界最佳旅游乡... 中国与西班牙旅游合作正迎来量质齐升的发展新阶段。截至2025年8月31日,中国赴西班牙游客人次较20...
只有女性会得甲状腺疾病?男性可... 在大众认知中,甲状腺疾病似乎成了女性的“专属病”,身边确诊的女性患者也确实多于男性,这让不少男性产生...
长寿编码:开启未来抗衰领域的大... 在当今社会,抗衰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面对琳琅满目的抗衰产品,长寿编码凭借其深厚的科研背景和...
2026年北京博物馆通票首发,...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11月11日,《2026年北京博物馆通票》首发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作为助力北...
韩国代理IP:为什么企业与运营... 随着海外市场运营与数据驱动决策的普及,韩国作为一个发达且消费力强劲的市场,逐渐成为许多企业的布局对象...
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医生的话被误... “张阿姨,您血糖高,以后尽量别喝粥了。” 医生的一句话,让喝了半辈子粥的张阿姨犯了难。这句话也口口相...
河南医生用“光”破解儿童麻醉难...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张加强与孙铭阳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揭示,在全身麻醉诱导后使用40赫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