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它比任何感官都更忠诚、更持久。对我来说,那碗看似普通的妈妈做的雪菜肉丝面,就是打开时光之门的钥匙。工作后的第五年,在一个加班的深夜,我走进一家声称做“本帮面”的小馆,点了一碗雪菜肉丝面。当那口热汤滑入喉咙的瞬间,一股熟悉的、混合着猪油香、雪菜咸鲜和面条麦香的复合味道,像一道电流,猝不及防地击中了我的心脏。
我的眼眶瞬间就湿了。这味道,几乎完美复刻了母亲的手艺。我仿佛被拉回到了十几年前的中学时代,每个冬天的清晨,母亲都会起个大早,为我煮上这样一碗面。
灶台上弥漫着水蒸气,她忙碌的背影,以及那句永恒的叮嘱:“慢慢吃,别烫着。”那时只觉得是寻常,如今在千里之外的异乡,才懂得那一碗面里,浓缩了多少无声的爱与牵挂。
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谓的思乡,很大程度上是思念故乡的食物。它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附着在食物上的情感、记忆与时光。它可能是外婆包的粽子里那一颗软糯的蜜枣,可能是童年街角那碗撒了葱花的馄饨,也可能是父亲下酒时那一碟炸得金黄的花生米。这些味道,像一条隐秘的线,一头牵着我们远行的脚步,另一头,牢牢系在故乡的灶台上,永不松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