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在科研创新领域再获重大突破。副院长姜宏卫团队的2022级博士研究生董婉晴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重磅科研成果,揭示了糖尿病相关遗传风险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密切关联,为该领域的早期防控与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科学依据。

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整体遗传风险越高,未来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也越大,其中与“胰岛素水平异常升高”相关的遗传信号尤为关键,其升高与血管性痴呆密切相关,提示胰岛素代谢异常可能是二者之间的重要桥梁。这一发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相关代谢异常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高危人群的早期风险评估、精准防控和生物标志物筛选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表,是多机构协作创新的重要体现。除董婉晴担任第一作者外,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24级博士生田子健、南开大学2022级博士生白杰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团队由河南科技大学姜宏卫教授联合广州实验室周凯欣教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潘颖教授共同组成,充分彰显了跨单位、跨领域协作在重大疾病研究中的强劲合力。作为在读博士研究生,董婉晴已连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三篇高质量论文,分别刊登于国际知名期刊eBioMedicine(《柳叶刀》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子刊)及 Preventive Medicine(流行病学重要期刊)。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成果,不仅展现了其扎实的科研功底与突出的创新能力,也为该校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成果写下了生动注脚。
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始终聚焦糖尿病—脑健康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在国际顶级期刊持续产出原创性成果,有力推动我国在代谢性疾病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研究迈向国际前沿。未来,医院将继续强化科研与临床的深度协同,为青年科研人才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助力团队在精准医学与重大慢性病防控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推动我国医学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高教融媒体矩阵
更多平台点击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