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一过,天气就开始显得格外“刺骨”,走在街上,哪怕穿得再厚,风一吹进骨头缝里,人就忍不住打个寒颤。这段时间,街边卖姜汤的摊子突然多了起来,药房门口也开始挂起“祛湿调理”的宣传牌。

不少人早上起床后,总觉得头昏昏沉沉,腰背僵硬,脸上油多毛孔粗,还有人感觉舌苔厚白、整天没精神。很多人以为这是“上火”,其实更可能是湿气太重惹的祸。
湿气,说白了就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了问题。中医认为脾为运化之本,是身体内部水分调节的核心。如果脾虚了,湿气就在体内堆积不走,这时候就容易形成“寒湿困脾”,尤其在小雪之后这段时间。
为什么偏偏是小雪后这段时间最容易中招?原因很简单,寒冷开始深入骨髓,气温不稳,湿气趁机入体,最容易侵袭那些体质偏弱或脾胃不好的人。

其实人一旦湿气太重,不只是感到沉重没力那么简单。轻则影响日常生活,重则慢性疾病趁虚而入。像是风湿性关节炎、肠胃功能紊乱、女性的月经不调,甚至血脂、血糖异常等问题,很多都是在湿气堆积后慢慢表现出来的。
而小雪后的20天,正是个调整脾胃、排湿驱寒的黄金期。如果这段时间能用对方法调理,不光能摆脱湿气,还能为整个冬天打下健康基础。

这个时候,多吃两种看起来不起眼、却极有内涵的食材,其实是个非常聪明的选择。说起来可能有人会觉得老生常谈,可真要是认真用上,效果也会让人眼前一亮。这两样,一个叫薏苡仁,一个是茯苓。
1. 薏苡仁——祛湿界“天花板”
薏苡仁是祛湿食材里的“顶流”,一直被称为祛湿界的“天花板”。很多人只知道它能消水肿,但其实它的本事远不止这些。《本草纲目》里就记载它“健脾胃,益肺清热,祛风胜湿”。

意思就是,它不光能祛湿,还能帮你把被湿气困住的脾胃功能拉回来。更厉害的是,它对湿气引起的关节僵硬、身体沉重、肌肤粗糙等问题,都有显著调理作用。
很多人吃薏苡仁是拿它熬粥,可很多人做错了。它性微寒,脾胃虚寒的人直接吃,可能会拉肚子。正确的吃法是跟温性的食材搭配,比如红枣、山药、扁豆之类的。这样能把它的寒性中和掉,还能增强健脾作用。
有研究数据表明,连续30天食用薏苡仁搭配山药调理的人群中,超过65%的参与者在湿气相关症状上有明显改善。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身体反应。

2. 茯苓——中老年人湿气“搬运工”
茯苓,这是一个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吃的食材,也被称为湿气的“搬运工”。茯苓的本事在于“渗湿利水、健脾安神”。换句话说,它能悄无声息地把体内那些淤积的湿气慢慢排出去,不影响身体其他功能,不伤正气,特别适合体质较虚的老人和恢复期人群。
最有意思的是,茯苓除了祛湿,还能让人睡得更安稳。湿气重的人,大多睡不好觉,早醒多梦,茯苓里含有的三萜类成分能起到一定安神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茯苓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有积极效果,对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都有一定帮助。吃法也很多,炒着吃、煲汤、煮茶都可以,最关键是得坚持。三五天没用,连续吃两三周效果才明显。
薏苡仁和茯苓,其实是对脾胃最温和的支持。它们不像一些西药那样见效快,但胜在温补、稳定。特别是在小雪过后,身体的阳气已经收敛,脾胃运化能力也有所减弱,这时候补一补脾气、扶一扶阳气,再去祛湿,才算顺着身体的节奏来调理。
有人会问,是不是身体有湿气就一定要吃这两个?还真不是。湿气虽常见,但每个人湿气的类型不一样,有寒湿、湿热、脾虚夹湿等等。这时候得对症下药。

如果是一身寒湿,整天手脚冰凉,就要注意薏苡仁的寒性,可能要加点干姜;如果是湿热,舌头黄腻、口苦体臭,那就得注意控制饮食,不吃太油腻。薏苡仁适合湿热型,茯苓更适合寒湿和脾虚型。
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是,单靠吃是不够的。如果还是天天喝冷饮、久坐不动,再好的食材也难起作用。湿气本来就喜欢“黏”和“困”,越懒越不动,它越是赖在你身体里不走。所以想排湿,除了吃对,还要动起来。每天哪怕快步走个三十分钟,都会好很多。

其实湿气这东西,它不吓人,但也不能不管。特别是在小雪之后这段时间,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每天穿得多、吃得多、动得少,身体状态就慢慢糊涂了。这时候如果刚好能调整一下生活节奏,每天喝点薏苡仁茯苓粥、注意饮食清淡、保证作息规律,就能大大减少后期慢性病的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中医总说,调脾胃最关键的时间,不是生病那一刻,而是在病还没来、身体刚有点“小信号”的时候。这时候做点“微小”的事情,看似没啥大不了,但几个月后回头看,就能发现身体轻松了不少,连皮肤都变细腻了。

人这一生,总在跟身体讨价还价。有时候多走一步、多吃一口对的东西,可能就是多年健康的关键。小雪之后的这20天,正是把脾胃调理好、湿气清一清的“窗口期”。把握住了,整个冬天都可能过得轻松点;错过了,那就得等明年再来一次机会了。
参考文献:
[1]吴中朝.湿气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4):1892-1897.
[2]李慧等.薏苡仁对人体湿热型体质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31(2):55-59.
[3]王志远.茯苓三萜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3,54(10):2431-2436.
[4]王丽.薏苡仁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9):1024-1026.
[5]郑雨.茯苓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5,17(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