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开始手脚冰凉、脸色发白、动不动就感觉累。这不单单是天气的缘故,很可能跟身体里的气血不足有关。
古人常说,身体就像一棵树,气血就是树根需要的养分。气血充足时,人自然面色红润、手脚暖和、精力旺盛;要是气血不够,就像树缺了水,枝叶都会干枯。
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常年劳累,加上冬天寒气重,更容易消耗气血。今天分享的这三道家常滋补菜,结合了老传统和现代营养学,帮你从内到外补回来。

红枣黄芪桂圆枸杞炖鸡汤,一碗温润滋养的元气汤
这道汤汇集了五种滋补食材:黄芪补气、红枣养血、桂圆补心脾、枸杞补肝肾,再加上鸡肉的优质蛋白,是气血双补的经典组合。
选材上有点讲究:
炖汤建议选老母鸡或乌鸡;黄芪选内蒙的绵黄芪,味道更甘甜;红枣用若羌灰枣,肉厚饱满。


炖汤的关键几步:
1、鸡肉处理决定汤清不清。鸡块冷水下锅,放3片姜、1勺料酒,慢慢煮到快开的时候,水面会浮出血沫,这时要细心撇干净。记住不要等完全沸腾,不然血沫又煮回肉里去了。捞出后用温水冲洗,别用冷水,不然肉质会变柴。
2、药材提前泡发。黄芪泡水30分钟,更容易出味;红枣记得去核,这样不容易上火。
3、所有材料放进砂锅,加水没过食材三倍高。大火煮开转最小火,保持微微沸腾的状态炖2小时。关火前10分钟再加盐,这样肉更嫩。
炖好的汤色金黄透亮,鸡肉一夹就脱骨,药香和肉香融合得刚刚好。

五红补血粥,平民食材的补血智慧
这道粥用的都是家常红色食材,但搭配起来补血效果很好。红豆健脾胃,红枣补气,红衣花生补血,枸杞补肝肾,红糖暖胃,五种红色食物一起煮,相辅相成。
准备这些材料:
红豆50克、红枣8颗、红衣花生30克、枸杞15克,红糖适量


煮出一碗好粥的诀窍:
1、豆子一定要提前泡。红豆和花生最好浸泡4小时以上,或者隔夜泡发,这样煮出来更软糯,营养也容易吸收。
2、红枣去核后对半切开,味道更容易煮进粥里。
3、水量很重要。泡好的红豆、花生和红枣条下锅,加大概食材8倍的水。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熬1小时,直到红豆开花、粥变粘稠。
4、关火前10分钟再加枸杞和红糖,红糖按个人口味调整。枸杞不能煮太久,不然营养会流失。
这碗粥软糯香甜,早上或晚上吃一碗,暖身又暖心。

牛肉滑蛋,高蛋白的活力菜
牛肉是“肉中骄子”,富含血红素铁和优质蛋白,特别好吸收;鸡蛋更是“全营养食品”,两者搭配,补血效果加倍。
准备:
牛里脊200克,鸡蛋3个,姜末少许

这样做,牛肉嫩滑不柴:
1、牛肉要逆着纹理切薄片,这是嫩滑的第一步。
2、腌制不能少。牛肉片里加1勺生抽、半勺蚝油、少许白胡椒粉、1勺淀粉,抓匀后分两次加2勺清水,每次都要抓到水被吸收。
最后淋1勺油锁住水分,腌20分钟。这样处理过的牛肉,炒出来更嫩。
3、火候是关键。油五成热时下牛肉片,快速划散,肉一变颜色就马上盛出来,全程不要超过1分钟。
4、鸡蛋打散,加点盐。锅里留底油,倒入蛋液,等底部凝固就把牛肉倒回去,快速炒匀就能出锅。
这样炒出来的牛肉滑蛋,蛋嫩肉香,营养也保留得好。

几点小提醒:
希望这几道温润的滋补菜,能陪你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
本文由【江江食研社】原创,用心分享养生心得,用爱传递健康理念。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关注,一起交流更多养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