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升 通讯员 辛宣
“辛辛苦苦减重一年,难道就要胖回来了吗?”近日,杭州气温持续走低,不少人出现了体重上升的情况,冬季“复胖”现象引发关注。
为什么一到冬天就容易长肉?此时又该如何做好体重管理?
“我们可以把人体看作一辆自带精密仪器的恒温汽车,是会根据外界变化做出调整的,这也是为何会出现季节性体重波动的原因。”浙中医大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生活方式医学(体重管理)健康管理专家吴玉琴解释,冬季温度降低,为让车内保持温暖,犹如身体“发动机”的基础代谢会自动提速,这会比其他季节稍微多消耗一些燃油。此外,人体内还有种特殊的“保暖脂肪”——褐色脂肪,它不像普通白色脂肪那样只会囤积能量,而是在被激活后能“燃烧取暖”。
这么听起来,冬天岂不是绝佳的减肥良机,即使一动不动也能瘦?
别高兴太早!身体的调节系统非常复杂,代谢加快的这点优势,很容易被冬季特有的生理节律变化所抵消。
吴玉琴说,冬季日照时间缩短,会给大脑发送“夜晚延长”的信号,这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增多且作用时间更长,这也就是冬天总感觉睡不醒的原因。

吴玉琴在门诊中/省新华医院供图
“而光照减少也会打乱皮质醇的工作模式。”吴玉琴介绍,皮质醇俗称“压力激素”,往往早晨浓度最高,晚间则降到低谷。
入冬后,这个“清晨闹钟激素”和“夜晚安眠激素”的正常分泌节奏受到影响,直接后果就是让人白天提不起劲,到了晚上,又激活掌管食欲的“小恶魔”,总想吃点高热量食物来寻求慰藉。
不仅如此,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就像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其中交感神经是“油门”,副交感神经则是“刹车”。
随着日照减少和户外活动下降,极易出现“白天交感偏弱、夜间副交感不足”的节律混乱,白天假性副交感增强,夜间真正需要休息时,副交感却不够。“这种不协调的状态,会影响水盐平衡和能量代谢,从而让身体更容易进入‘囤积模式’,将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除了生理原因,冬季的体重上涨还与社会活动频繁密切相关。
“冬季假期相对集中,亲朋好友相聚,稍不留神就容易大量摄入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浙江省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陈秋霞副主任营养师提到,从相关研究来看,冬季体重增加的比率远高于其他季节,此时“管住嘴”变得尤为困难。

陈秋霞在门诊中/省新华医院供图
那有没有办法可以控制冬天长胖?答案是肯定的,权威研究证实,每日称重是防复胖“利器”。
有研究发现,在冬季尝试的各种体重控制策略中,坚持每天称重的人,体重增长幅度最小。专家分析,每天早晨空腹称重可以增强自我监控意识,从而调整饮食和运动行为。
“想象一下,每天站上体重秤,看到数字上升,那就是别吃太多的内在动力。”陈秋霞笑着说,在运动方面,应以中低强度、持续性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瑜伽、太极等,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津。
“冬季体重反弹并非不可抵御,找一个能真正监督你、陪伴你一起不变胖的朋友也很重要。”陈秋霞说,同伴支持能显著提高体重管理的依从性和成功率,通过科学认知身体变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社会支持,守住减重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