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深秋,我就催身边人赶紧去菜市场找“儿菜”。这东西别看它个儿小,营养却紧巴巴地攒在一块。这个节气里的儿菜不光脆、不光香,还有股清气入肺、甘甜养肠的好处,尤其适合中老年人调理肠胃、补气清火。
儿菜是茎包菜,和大白菜是一家子,特点是青而不寒,嫩而不腻,**这时候吃最合时节,可惜很多人还没弄明白怎么吃、怎么搭。**今天咱就说清楚它的底子、吃法、禁忌,听完你自己来判断,值不值得“多吃几口”。
① 儿菜虽小,是“冬藏”之灵根,养中气、解郁滞
儿菜这东西,在我们中医眼里,就像个小补根。虽不名贵,却最适合补冬养藏。茎干脆甜,性平带甘,一点寒气不沾,还能把秋冬的燥气化一化。
尤其饭后容易腹胀、肠子不顺的人,儿菜吃得对,能轻松帮你调出一肚子的“困滞之气”。我自己就爱饭前炖点儿菜排骨汤,汤润肠通,吃饭也香。
古人有句老话,叫“冬宜养藏,藏之于根”,儿菜正好长在“根上”,它的气就藏得稳、补得柔。
你呢?有没有在冬天吃过让肠胃轻松、嘴巴却不寡味的绿菜?
② 一口儿菜,清肺去火,脾胃不抗拒

冬天人容易生痰冒火,这个时候萝卜偏凉、白菜太水,再看儿菜,口感更紧,效果更和缓。
特色就在于——它不寒不燥,润而不泻,清而不苦,是一味“润中带补”的小菜。
咳嗽初起,口中淡咸、有点黄痰的,炖点儿菜配杏仁,清肺止咳。吃多了油腻肉食、舌苔发厚的,用儿菜清蒸、配米饭,顺口不油。
太寒的菜吃多了胃怕凉,太热的吃多了上火,儿菜刚好卡在中间,适合一家人饭桌上常驻。
咱家饭桌上你最爱搭配儿菜做哪道菜?你是炒还是炖?来,说说你的吃法。
③ 儿菜和这些搭配吃,脾胃才不闹腾
这东西的好,得看你怎么配法。不然蒸一锅全是草味,那就糟蹋了。
推荐你三种接地气做法:
儿菜炒豆干:中气不足的吃着不腻、提神。
儿菜烧鲫鱼:对老人家补钙健脾特别好,哦对了,鱼汤得清,油不能厚。
儿菜炖猪骨:适合冬季乏力、口干者,润肺又不燥。
尤其适合那些早晚口苦、午后犯乏的老胳膊老腿,吃完这几口,再配点温水走一圈,气血通了,饭也消溜了。
你自己有没有独门的“儿菜做法”?留言里写写,说不定下顿饭就照你那一招来了。
上一篇:翡翠之眼登山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