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2024年对于投资者而言,无论是股票市场操作还是公私募产品表现,都并不如意,而规模较小的可转债市场表现却可圈可点。
受再融资新规限制以及转股、强赎激增的影响,今年存量可转债市场大幅萎缩。与年初相比,2024年可转债市场已减少近1400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交易所共有存续债券534只,规模7388.19亿元,数量均较去年末明显减少。2023年末,存续转债共有578只,规模8753.38亿元。
“权益行情与信用风险的交织使得今年可转债市场宽幅震荡,市场规模萎缩的背后,一方面是发行大幅减少。年内可转债总计仅发行42只,融资387.57亿元。而2023年发行可转债多达141只,金额1433.3亿元。在发行节奏上,今年5月和9月先后出现了单月可转债零发行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可转债市场与资本市场高度关联,下半年一波股市行情带动债市向上,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上涨逾6%,部分可转债量化交易产品表现不错,最高年化收益达到20%以上。”上海澜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佳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规模缩水
与此前业内预计2024年可转债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不同的是,今年可转债市场发行规模明显下滑,加上一些可转债标的的退市,更是让存量债券市场减少近1400亿元。
东方金诚发布最新研究显示,2024年以来,受交易所再融资政策收紧影响,可转债供给规模显著缩量。3月、4月、5月新上市可转债均不超过3支,后续随着监管边际放松,可转债发行数量有所恢复,7月至9月,新上市可转债数量达到6支,但仍未回到往年同期水平。
许佳莹在受访中将全年可转债市场总体表现归纳为三点:首先是市场整体发行放缓,在经历前几年的大幅扩容后,2024年可转债市场扩容脚步有所放缓,全年发行仅有42只新债也都集中在下半年,显著减少的背后,主要是受到去年IPO、再融资规定后,转债市场供给持续减量的影响;其次是今年转债指数虽为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