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只花30元,985毕业生挤满躺平赛道
创始人
2025-04-07 08:21:56
0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现象。一位 985 毕业生,竟然一个月只花 30 元,且纷纷挤进了所谓的“躺平赛道”。这看似不可思议,却反映出当下部分年轻人的心态变化。985 的学历本应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但他们却选择了以极低的消费来维持生活,看似消极,实则是对现实压力的一种无奈反抗。他们或许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或许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一现象也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关注,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阿瑞,编辑:DR


躺平博主们的悖论在于:如果他们真的完全摆烂,你根本不会刷到他们。


但无论如何,躺平博主们仍旧成了不少人的寄托——原来生活不是只有“一直上班到退休”这一种可能性。劳碌许久的我们,实在太需要有人替我们承认:“我有权一直休息到我觉得足够为止。”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网友的成功更让人心寒。”


相信你已经刷腻了“××岁重启人生、年入百万”的心灵鸡汤,或许还会为自己与他人鲜明的对比感到忧伤。


没关系,那就切换频道,去看看躺平博主——“25岁不上班只兼职”“985毕业已躺平2年”“28岁没工作出租屋摆烂生活”,听起来是不是好受多了?


最近两年,“被优化”不再是一件丢人的事,无论是高学历人士、大厂管理层还是普通人都有可能被“毕业”。而这些人中迫切想要摆脱牛马身份的相当一部分,逐渐挤满了失业博主赛道。甚至有人大胆发言:“再不行动,你将错过最后的自媒体蓝海赛道。”


当蓝海变成红海,红海里面竟然还能开辟出小蓝海。博主们发现,即便没有工作,也不必假装光鲜亮丽地重启人生、追寻旷野,哪怕只是拍一则放弃自律的vlog,其实也有机会获得上万点赞。


只可惜,号称“看完我你就不焦虑了”的博主逐渐扎堆,躺平这件事,也内卷起来了。


躺平的N种方式


和之前爆火的离职博主、失业博主不同,躺平博主们往往是主动追求低欲望、低消费的生活方式。明明可以找个月薪三千大小周的班上,或是在失业期间掌握“重启人生”三件套(健身、读书、学英语),但他们选择放过自己,很可能一躺就是好几年。


比如年轻女孩@张大口,工作几年后回到舟山一座海岛上的老宅定居,不上班,只是吃饭、放松,有时赶海、看风景。2023年,她曾在一则视频中发问:“谁能告诉我上班的乐趣究竟是什么?”


在接受当地文旅局采访时,她表示,最初村里总有人议论她不工作、不结婚,但很少有人关心她开不开心。


这些村里人不知道的是,@张大口并不会因此被卷起来。在拥有十多万粉丝的社媒账号上,她分享了海岛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大海,有美食,也有猫,每个视频的共同点都是封面上醒目的“不内卷不内耗”。


如果说这样的躺平还算是比较好理解的“普通人版《去有风的地方》”,那么更多年轻博主选择的是加长版《凪的新生活》——家徒四壁的低物欲生活,只要不打卡上班,赚多少、做什么都行。


有的人用vlog记录自己摆地摊、开出租、打各种零工,而自媒体本身更像是一件顺手的事。若这种游离在主流之外的生活恰好被算法捕捉,那就开启新副业。若没有得到流量之神的眷顾,那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竹师傅告诉《新周刊》,她坚持在网上记录生活,内容都是日常琐事,早期流量也不高。但在失业的第181天,一条关于她“家里蹲现状”的视频,在发布后隔了一周突然爆了。视频中,她表达了观点:“生活中还有比上班更重要的事情。”


“其实那条视频(我)也不知道哪里比之前的好,但它就是爆了,可能踩中了什么时机。”她决定继续做下去,“就算(账号)没有什么起色,以后万一找工作,也可以把那条爆款视频写进简历”。


@竹师傅躺平后也接过一些文案兼职,“有上顿没下顿”。像她一样的躺平博主们即使有线上兼职可以做,“数字游民”这样好听的词语也绝不会出现在视频里。因为头衔和身份都不是他们的目的,一切赚取收入的行为只是为了维持躺平现状,另一位躺平博主@一条五彩斑斓的咸鱼(下称咸鱼)称之为“苟活赛道”。


有的人躺平,与其说是展示平凡,不如说是一种“极限挑战”,比如10万元花完就去上班、30块钱吃一个月等等,令旁人看了直呼不可思议。


咸鱼在二线城市躺平,每天自己做饭,去图书馆看书、蹭空调,没事就到处散散步。她的生活账单非常简单,每个月房租水电1200元,其他支出300元便足够。


她的账号自从开始拍“挑战30块钱吃一个月”系列后有了更多关注。她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她曾刷到的@歹毒的无业游民就因各种薅羊毛和吃维生素片维持生活而火过一阵。


咸鱼坦言:“我以为我之前每个月花300元已经够少了,没想到有人可以卷到100元、50元、30元。当然我只是拿人生中的一个月来试试,中途差点想放弃,大家千万不能这么过日子。”


还有的人站在更高维度,做起了躺平规划师,帮人列表计算城市生活成本、代人体验不同城市。@躺平规划师在其账号中列出了从月薪三千到月薪五万都能躺的不同路线,总能收获几百条评论。


说白了,一部分年轻人已经放弃追求FIRE(财富自由,提前退休)——哪怕是“穷人版FIRE”,直接一步到位:活着就好。


躺平是这个时代年轻人如此普遍的愿望,而这些博主则身体力行地告诉其他人,生活的确还有除内卷之外的可能性。他们躺得有理有据,你甚至不必费口舌劝他们回归正轨


@杀鱼小葵在抖音拥有80万粉丝、在小红书拥有40万粉丝,其绝大部分视频里,她都穿着居家服在床上或坐或躺,开心地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想法。她曾表示,家里的长辈总劝她去吃点苦,“人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样到60岁退休后就可以享受生活了”。


但她觉得:“我现在退休也可以享受生活啊,岂不是早享受40年哦!遥遥领先!”


当躺平博主成为“职业”


“到底优秀到什么程度才配拥有一份工作?”咸鱼曾经想这样问。


2001年生的咸鱼毕业于某一本院校的工科专业,但大学期间受疫情影响,缺少实习经历,毕业求职时屡屡受挫。再加上她是女生,“很多企业连简历都不看,直接表示更喜欢男生”。


她努力找过其他行业的工作,但都以失败告终。“那段时间每天一睁眼就开始看招聘软件,也参加了很多次线下招聘会,但没有任何结果。”她备考过公务员,结果发现自己的专业能报考的岗位极其有限。她甚至去面试过前台,但老板要求她会做会计。


“最初看到同学们陆陆续续找到工作,我特别焦虑。但后来,有的朋友因为加班太多而和我疏远了,有的朋友整个人非常憔悴,而且他们现在也都辞职了,我更觉得上班带给人的痛苦大于快乐。”最终,咸鱼决定放弃,不再执着于找一份长辈眼里的正经工作。


1997年生、有过留学经历的@竹师傅,在做品牌营销工作两年后被裁。得到通知的时候,她居然松了口气。她在上海休息了一段时间,到了“金三银四”重新开始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


之后,恰好租的房子到期,她顺理成章地回了老家。做出这个决定时,她反复地拷问自己:“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就能获得幸福吗?”


两位博主都对《新周刊》记者表示,躺平后她们变得健康了。


咸鱼在粉丝们的鼓励下摆脱了容貌焦虑。她读了上百本书,心态变得更加平和。虽然日更的频率有点像打卡,但这种主动的创作让她更加自律。“为了让视频不单调,我每天会尝试一些新鲜事物。”


@竹师傅和妈妈住在一起,每天早睡早起,不再像工作时那样长痘、脱发。现在的她面色红润,发际线生长出了许多新的碎发。


回过来看,@竹师傅那个在外界看来略显矫情的问题,甚至可以拿来做一个经典辩题,让正反双方吵上三天三夜。但至少,追求升职加薪这些“世俗的欲望”并不可耻,获得身心健康同样也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2020年,在躺平路上堪称“先驱”的“三和青年”群体受到关注,彼时引起诸多网友共鸣。这群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场周边活动、农村出身的青年,以日结工资的零工为生,“做一天玩三天”。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一书作者田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0后农民工对工厂的加班文化是相对厌恶的,“他觉得‘我成了流水线生产的一个零部件’”。他充分理解,对有些人而言,不去赚很多钱,只要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低成本地活着也很舒适。


躺平博主或许是看上去版本更光鲜的“三和青年”,但当你刷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再是纯粹的“三和青年”。不少博主也承认这一点,悖论在于:如果他们真的完全摆烂,你根本不会刷到他们。


很遗憾,当躺平博主成为某种职业,松弛感或多或少会成为一种表演。


一周更新多条视频的@杀鱼小葵特意发视频解释过,自己拍摄之前都会做准备,不然记不住要说的话。“我的视频看起来很松弛的样子,我也不想给你们制造‘松弛焦虑’。但人面对镜头的时候不可能真正松弛,我只是把平时的一些动作做出来,放下手机我才会美美躺平。”


@竹师傅表示,躺平博主这个赛道正在变得越来越内卷。“我刷到了很多类似的博主,内容都差不多。最好还是展现真实的自己。”


但咸鱼也发现,似乎只有“离谱的标题”才更容易提高点击率。


相对固定的更新频率、飘忽不定的流量、在未来某天爆红的希望,都有可能使“做躺平博主”这件事与上班同化。即使涨了粉丝,这个赛道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接到广告——毕竟,粉丝们都想跟着躺平了,还怎么被消费主义收割?


如果说各种各样的博主都在对着镜头表演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么普通人在工作之余,越来越多地靠观看社交媒体上“别人的生活”来体验生活。这最终构成了薛定谔式“躺平”的荒诞之处。


好在,真正拥有躺平心态的年轻人,也能够接受生活的弹性。@竹师傅说:“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自媒体上面。”咸鱼说:“自媒体给了我从零开始的勇气,让我发现躺平没想象中那么可怕。能做就做,做不了的话,还有很多其他的事可以做。”


无论如何,躺平博主们已经成了不少人的寄托——原来生活不是只有“一直上班到退休”这一种可能性。劳碌许久的我们,实在太需要有人替我们承认:我有权一直休息到我觉得足够为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子宫大、月经多戴环总掉?肖萍曼... “子宫比一般人偏大,之前戴曼月乐不到半年就掉了,医生说我这种情况再戴也容易移位。” 45岁的赵女士因...
原创 乌... 朝鲜军队如果真的参战,会是什么水平?乌克兰军方给出了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评价:朝鲜军队还停留在“二战时...
奇瑞在天门山翻了个大车 11月12日,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天气晴朗,游客不多。中午时分,景区工作人员突然拉起警戒线,通往“天...
粤享暖冬 乐游阳江!海陵岛邀你... 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阳江市于 2025年11月起至2026年3月底,全面开展 “粤享暖冬 乐...
让境外游客在山东畅游 10月底在山东日照举办的第20届中韩登山交流大会现场 苏锐 摄 冬季未到时,山东已开始布局明年开春的...
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甘肃文旅... 这是11月11日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拍摄的兰州牛肉面制作现场。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新华社柏林11月...
美股暴跌道指重挫近800点,英... 资料图片。 文/帅可聪 当地时间11月13日,因美联储降息预期突然降温,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跌,道指重...
立冬要补阳,补全身阳气,清一身... 立冬已至,寒风渐起,此时人体阳气也随自然界的变化而潜藏于内。中医讲究“立冬要补阳,补全身阳气,清一身...
C罗国家队226战首红 生涯告... 在葡萄牙0-2不敌爱尔兰,无缘提前出线的比赛中,葡萄牙队长C罗染红离场。 比赛第61分钟,葡萄牙队左...
护照与签证:畅行世界的“身份”... 当我们筹划一场跨越国界的旅程时,两个文件至关重要:护照与签证。它们如同开启世界大门的钥匙,但功能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