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好色,从布衣到一国之君,正经妻妾也好,露水情缘也罢,他一生有过多少女人,恐怕谁也说不清,但吕后和戚夫人无疑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位。
而这两个女人大不相同,在经历、性格、气质等各个方面,都很难找到共同点。就这样两个般般不同的两个女人,最后走上不死不休的“后妃之争”,其结果如何,已是人尽皆知。
假如说,最后汉高祖刘邦执意要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推上皇位,那最后结果会如何?戚夫人能成功上位吗?如果戚夫人真的当上皇太后,那她能斗得过吕后吗?最后能改写成为“人彘”的结局吗?且做简要分析。
吕后与戚夫人,截然不同的两个女人
吕后,名雉,字娥姁,作为汉高祖刘邦明媒正娶的妻子,吕雉其实是下嫁的。
吕雉原本是个温婉的富家女,而刘邦家贫,且本人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但就是刘邦这样的一个浪荡子被吕雉的父亲吕公一眼看上,还执意将女儿吕雉嫁给他。
婚后的吕雉相夫教子,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线织布,是一个很贤惠的妻子。后来,日子起了波澜,刘邦因释放囚犯而被迫逃亡,遭到官府追捕,这牵连到了吕雉。
特别是在楚汉战争时期,吕雉可以说是饱经忧患,死里逃生。刘邦远在战场,吕雉需要独自面对艰难复杂的环境。她甚至还和她公公等人被抓去楚营,当了两年多的人质。
这些过往经历,让温婉的吕雉被迫成长,快速蜕变成一个独立、坚强、刚毅的女性。
那戚夫人呢?史书记载甚少,我们只知道约莫在彭城大战之后,她才走进刘邦的生活。她似乎一直依附在刘邦的身边,虽然也经受过战争的洗礼,但总体上生活算得上安逸,实际上并未受到什么苦难磨炼。
从这一点上来看,相比于没吃过苦的戚夫人,吕后的变化理所必然,她将柔弱抛下,变得坚毅果敢。打个比方,
吕后就像一颗参天大树,栉风沐雨;而戚夫人,就像一株菟丝子花,依附于刘邦这颗大树才能存活
。
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确实如此,从吕后这一生的经历来看,吕后和萧、曹、绛、灌之属并无不同,同属西汉最重要的开国功臣。
特别是在西汉王朝初立,政权不稳,异姓王虎视眈眈,吕后辅佐刘邦一个个地清除隐患。杀韩信、除彭越……吕后与刘邦通力合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潜在威胁。
后来,在刘邦死后,吕后以一国之主的身份,切实贯彻休养生息方针,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社会安定,百姓安然,俨然是一幅盛世景象。
从布衣之妻,到一国之母,
吕后一生敢作敢为、雷厉风行,具有政治家所需要的气魄和手腕,其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刘邦。
反观戚夫人,那就与吕后大不相同了。
戚夫人能歌善舞,善奏乐器,更像是一位才华卓越的艺术家。
相对于吕后对刘邦在事业上的帮助,戚夫人更像是在感情层面给予刘邦满足。她的美貌、她的魅力、她的温柔,都让刘邦倾心不已,销魂蚀骨。正因为如此,他愿意和戚姬在一起,到哪里都带着她。
毕竟在大半生的戎马倥偬、出生入死之后,刘邦也需要一个能放松身心的港湾,而这个需求,能满足他的,是戚姬而不是吕后。他在戚夫人这里得到了感情上的满足,得到了心灵上的抚慰,还有那不拘礼俗的放荡。
冲锋陷阵拼事业,醉生梦死温柔乡,刘邦进有吕后,退有戚夫人,两个女人对他来说,同等重要。
不死不休的后妃之争
吕后和戚夫人,这两个女人各有各的优势,她们是如此不同,但却在太子废立的问题上有了矛盾,且愈演愈烈。
刘邦有心想废除吕后之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因为刘盈太仁弱。戚夫人常年在刘邦身边,自然知晓他的心思,便也火上加油,时常吹枕边风。这自然让吕后恼怒非常。
且撇开历史的结局不看,戚夫人有没有上位的可能性?可惜的是,可能性非常小。
首先,在政治领域,吕后远较戚姬成熟,两人的差距,绝非以道里计。
在事业上,刘邦离不开吕后。西汉王朝的建立,吕后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西汉政权的巩固,她是一个主动的共有者。
吕后富于谋略,工于心计,善于图长思远。无论是那些杀伐果断的将领们,还是那些运筹帷幄的谋臣们,都对她充满了敬畏。
总之,皇后,绝不只是一个头衔,而是一个有实力、有影响、有作为的存在。
其次,吕后身后有着强有力的母族支撑。
吕氏一族,在当初刘邦征战天下时,就已立下赫赫战功。
吕后有两个哥哥,都是高祖手下的大将。大哥周吕侯吕泽死于战争,他的儿子吕台被封为郦(lì)侯,吕产被封为交侯;二哥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
也就是说,吕氏一族在朝堂中已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势力。
最后,吕后与众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基深厚。
比如,大将军樊哙,娶了吕后之妹吕媭为妻,也就是吕后的亲妹夫。
还比如,吕后与刘邦起于微末,经过多年出生入死,方才建立起一个国家。而这些文臣武将就是陪伴刘邦夫妇一路走来的战友和伙伴,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早已密不可分。
再加上古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绝大部分臣子都不会同意刘邦更换太子的做法。
也就是说,吕后的优势还在于能得到一众大臣的支持。
而戚夫人呢?她一无政治能力,不能帮刘邦分担治理天下的重任;二无稳固的靠山,身后没有强大的母族支撑;三无文臣武将的支持
,甚至还因为她与刘邦过于亲昵,受到一些大臣的反感,比如周勃。
也就是说,除了刘邦的宠爱,她一无所有,拿什么来与吕后抗衡?
戚夫人也确实很“无能”。在废立太子之事上,她的办法只是在刘邦面前啼哭而已。
而吕后已经开始想办法留住太子之位了。她拉拢群臣反对刘邦废太子的决定,又通过张良的计策,请来商山四皓,使刘邦最后下了不易太子的决心。
废立太子之事,从此落下帷幕。戚夫人和吕后所表现出来的实力,也是高下立现。既是如此,戚夫人拿什么跟吕后竞争呢?
所以,戚夫人上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正是她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后惹怒吕后,受到了残酷的报复。悲乎。
再假如说,刘邦抗住了所有反对,真的把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推上了皇位,那最后结果也未必如刘邦所愿,戚夫人也未必就能善终。
因为
就凭吕后的强大实力,她一定会全力反扑,誓死夺回皇帝之位。
等到那时候,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同样得不到善终。
除非戚夫人不要那般愚蠢,能认清现实,能清楚地看到她们之间的差距,别说对吕后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她一开始就不该有这样的不轨之心,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毕竟,没有经历过“后妃之争”,没有被惹怒的吕后未必最后会变得如此心狠手辣,或许吕后也会放她一马,就像放过薄夫人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