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具体的骗子产品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写出包装套路呢。比如是保健品、化妆品还是其他类型的产品,其外观特点、文字描述等方面的情况都不清楚呢,只有有了这些具体细节,我才能更好地进行描述呀。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就是说一个叫金钥匙集团的投资机构暴雷跑路了,创始人跑英国去了,走之前还留了一个什么这些年十几亿的开销明细。
我看了看它这个具体情况,真是没想到2025年了,还有他们这样的模式,或者说,他们居然最近两年才暴雷,竟然撑了这么久啊。
你们有兴趣去看一下,他们主要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卖一些理财产品,整体的思路呢,其实已经很过时了,他这套模式在2015年左右的时候是最流行的。
到近几年,他还能有市场,卖得出去,我估计做的是下沉市场,这个我没有考证过。
你们先去看网上的报道,就搜金钥匙集团就行了,看完了咱们回来再聊。
借着他这个案例,我给你们讲讲,所有类似的投资理财产品的大坑及套路吧。他这案例挺好的,基本完美命中,普通老百姓的所有痛点。
很多东西虽然到今天形式变了,但底层逻辑没变,所以还是很有聊一聊的价值的。
一、投资理财课程
你们看到了哈,他们销售的渠道是这个金钥匙开展投资理财等相关课程,然后推销金融产品。
这是这个行业最好用的手段,到今天也一样,只不过可能课程的内容变了,形式变了。
他用一个课程,获取你的信任,让你觉得他们足够专业,同时还给你制造机会难得的错觉,让你对这些讲师崇拜,让你产生错觉,觉得他们都能出来讲课,当老师,那他们管理的产品,管理能力肯定很厉害。
不光是投资理财产品啊,很多行业的销售,都是通过一些培训课程在这样二次销售,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很多咨询类的业务,也都是先有个讲师给企业讲课,然后再让企业去购买定制化的服务。一样的道理,这只是一种销售手段哈。但我不是说这样的都是骗子,套路。
这是一种获取客户信任的正常商业行为,人家能让客户信任,是人家的本事。
但是这种针对普通人的投资理财课程,一定要慎重小心,多数是忽悠人的,本质就是一场产品销售会。
如今,这种纯理财课程其实少了很多了,都换了别的形式了,比如一些总裁班。
你们有没有发现,经常会出现,总裁班的老师啊,或者班长啊,一起发起一个项目,或者基金,让大家投资购买。
一起干点大事业,太多了吧,哈哈。你感觉这个老师水平很高,或者这个班长很有能力,你觉得一起搞没问题。
最后,一地鸡毛。
还有各种组织、商会、联盟、学习小组,甚至有的高端小区物业群,都有。
我还见过一个宠物犬俱乐部,也弄这个。就是一个挺名贵的犬种的一个俱乐部,他们经常有线下聚会,然后突然有一天,里面就组织说投一个宠物赛道的什么项目等等。
怎么说呢,我不能说这类所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是想骗你。但你还是要三思,去学习就去学习,别买产品。
或者说你买产品,就认真考量所有背景、产品信息、底层资产。而不要去考虑你们是一个班的,管理人是你的老师等等这些没用的信息。
这是一个特别迷惑的事,这里面还有很多人情在。我见过很多以前那些EMBA的或者什么总裁班的,他们好多人去买产品,也是碍于情面,也不好意思多问,多查。
也真是觉得老师有水平,加上人家会给你营造一种气氛,周围人都买,热情高涨的,就容易让你冲昏头脑。
总之都是销售手段,还是那句话,你去上总裁班,或者去学什么财务课程啊,风控课程啊,就专门去学习,其他的事尽量少参与,无利不起早。
他能讲好课,不代表他能管理好产品,更不代表他能做好投资,两码事。
二、起投门槛低
我看他这金钥匙的产品,2000元起投?他这好像是私募牌照啊,我怎么记得不可以起投金额这么低啊。我确实也没见过这么低的,基本这么低的都是骗子。
私募实际上就不应该针对普通投资者啊。正常的投资机构,就我以前老嘲讽的那些,怎么也得两三百万起投的,两三百万都已经算低的了,好多都得验资。
所以起投金额太低的民间理财产品,也属于高风险,压根就不合规,或者说你就不应该买这种民间的产品,这跟P2P就没什么区别。
私募牌照很好拿的,有这个牌照证明不了什么,只能证明不是非法集资。但他这2000元起投,估计还是违规了。你别说有牌照证明不了啥,他就有排名,能怎么样?
就这种把产品卖给老百姓的,跟我之前这个系列写的那些投资机构是两回事。这种纯是大骗子,我之前写的那些,人家最起码面对的是高净值,不坑穷人,最起码也是真投资。虽然也有假项目,但也是真真假假,利益输送,到不了纯诈骗的程度。
三、假国企背景
一般这类骗子产品,特别愿意给自己弄个国企背景,因为老百姓吃这套啊。
营造一种自己有国企背景,有政府背书,靠谱,做的项目也都是什么市政工程。
深圳市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就这个公司,是基金管理人。最有意思的是,记者找到这个国企采访,国企表示,跟他们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也并不知道他们是做金融理财的,表示最初他们说自己是做消防的。
啥意思呢?就是说,他们确实是一个挂靠关系,但国企以为企业是做消防工程的。
这其实就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了,就是国企挂靠。这个历史悠久了,都不属于什么秘密了,在工程领域,基本都挂靠,也一直打击曝光了很多次了。
这假国企,比假外资门槛低多了《我做尽调这些年(五十三)-真假外资》。
都不需要啥门槛,你去问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工商代办,他都能给你弄个国企挂靠,或者各种互联网平台搜一搜,都有能做的。
所以你们不要去工商一查股权,一看股权穿透真是国企,就信了。去搜一搜那个国企的名字,去打听打听,没准市面上就明码标价呢。
而且就算是真国企又能怎么样啊?
四、假项目
这个金钥匙,说自己投的是市政工程嘛,我确实也没怎么见过市政项目2千起投的。哈哈,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那几十亿的市政工程,你们要去看一下承接单位的实力啊。
深圳市经典劳务建筑有限公司,这个是金钥匙这个市政项目的承接单位。你们去天眼查搜一下,或者在网上搜一下,毫无经营痕迹啊。
就这样一个公司,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他能承接42亿的市政工程,就算是再官商勾结,徇私舞弊,再分包,再马甲,也不可能像他这样毫无经营痕迹啊。
我之前分享过,判断他是不是空壳,或者判断他有没有能力承接这么大规模的业务,其实很简单,不重复了。 (《我做尽调这些年(三十七)-暗中尽职调查实操》)
然后要查关联关系啊,这个空壳跟你的基金管理人,有没有关联关系啊,他肯定是会隐藏关联关系,但也不会做到天衣无缝的。
天眼查数据显示,经典劳务实际控制人为林木泉,持股比例99.9%,章逸柔持股0.1%。值得注意的是,经典劳务现任监事、前任总经理兼法人代表章逸柔也出现在了金钥匙在职员工工资汇总表中,自2017年1月起在金钥匙领取工资。
这个查隐藏的关联关系,在风控、尽调、以及财务造假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定价转移,是财务造假的底层逻辑,这个比较难。
五、假底层资产
所有理财产品,你们都要去看底层资产是什么。
任何金融产品的收益,最后必须都是企业经营的利润,就算是资金空转,互买金融产品套利,他最后的收益来源也只可能是企业经营产生的利润。
就是说,钱绝不可能生钱,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可以有利差,但最终的收益来源只能是企业经营产生的利润。
这个很多做金融的朋友不认可。他们玩金融工具的嘛,没事,咱们求同存异,空转能产生利益。但是这个利益,到底来源于哪里,可靠不可靠,是你应该思考的。
所以要看底层资产,是什么产生的利润?是把什么玩意的未来收益,打包卖给你了?是真的有这个收益么?项目确实火爆么?现金流真的这么好么?应收真的存在么?真的有这个企业么?真的在搞研发么?
就是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比如我开一个商场,我把这个商场,未来20年的租金收益,打包,做成产品,卖给你们,给你们承诺一个年化收益。
那你们就要看,我这个商场真的有么?在哪里啊?土地产权有没有问题啊?真的有那么多商户么?真的有那么大客流么?报表会不会是造假的?商户会不会是演员啊?真的收得上这么高租金么?我征信怎么样啊,吸不吸毒啊,老婆孩子在哪啊?等等等等,得查好多东西的。
我可以武断一点告诉你们,90%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全是虚的,有可能是虚假的,有可能是虚高的。钱还回来了,你好我好大家好,钱没还回来,就是爆雷。
那咱们看这个金钥匙,他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哈。
是一个42亿的应收账款的债权,用应收融资,很常见哈。用这个造假的也很常见吧,之前无数新闻也说过。
应收债权,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确权,对吧?那是针对你我这种金融机构,咱们有能力尽调,确权,就这不还被那个女的骗了么,哈哈。
他这金钥匙,面对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哪懂什么确权尽调啊。他就弄了一个什么呢,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动产担保登记证明,一拿出这个,很多人就信了,觉得登记了,应收账款就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这个就是利用的信息差,这个登记证明,不负责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第一章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下简称征信中心)是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登记机构,具体承担服务性登记工作,不开展事前审批性登记,不对登记内容进行实质审查。
征信中心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以下简称统一登记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和查询服务。
明白了么?这个东西根本证明不了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就你动脑子想想,人家怎么给你核实真实性去啊。人家就是登记一下,我的关联公司,把他在月球的42亿应收债权,转给我了,双方无异议,都认可,形式资料齐全,就行啦。
具体关联公司在月球是不是真有42亿应收账款,需要你自己去核实的。
类似这样的证还有很多,其实就是忽悠老百姓不懂,弄个信息差。为啥我说他做的是下沉市场啊,因为他这套,现在大家多数人经历过P2P,都已经明白了,不会再被他一个动产担保登记证明忽悠了。
培训课、真私募、假国企、起投低、收益高、假项目、假资产,完美命中了老百姓的所有痛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匹夫老六说财税,作者:匹夫老六
上一篇:特朗普被美债拿捏了
下一篇:该不该让孩子用AI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