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这座城市在各个领域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上,很多细节都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上海的每一条街道和每一栋建筑都抱有丰富的历史,这对于自媒体从业者来说,创作时宣传上海的独特魅力无疑是一个优势,这也是对上海发展的一种积极促进。
大上海的历史并不算悠久,从开埠到现在还不满200年,这也让历史的脉络变得清晰可见。每条街道的由来、每座建筑的前世今生都能轻松追溯。例如,昔日的中央旅社虽然过道拥挤、秩序混乱,但背后的历史却是鲜明而深刻的。中央旅社坐落在黄浦区广东路和海口路的交汇点,正好位于市中心,离外滩仅有一公里,步行约20分钟便能到达这个历史遗址。
从现代的视角来看,中央旅社的米黄色外墙显得较为低调,这座七层高的建筑也没有显得特别宏伟,但它朴实的外表下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旅社始建于1929年,1930年4月正式开业,曾是上海最大的旅社之一,拥有超过200间客房。业主陆连奎是上海公共租界的刑事督察长,掌握着公共租界内的13个巡捕房,乃是个声名显赫的人物。
中央旅社是陆连奎的产业,这位“老大”显然身份不俗,旅社内设有烟房、赌厅等各种设施,还有餐厅、舞厅和夜总会等娱乐场所。这里每天都座无虚席,风云人物云集,甚至在1930年,由陈子桢创办的国华广播电台在此举办了一场新闻人的联欢会,黄金荣、虞洽卿、梅兰芳等名流都曾到场,可见其当时的影响力。
尽管中央旅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停止运营,但其建筑的热度却没有降低。1953年,该楼被新华书店租用,二楼和四楼用作职工宿舍,三楼则改为“广东路招待所”,实际上也是新华书店的专用接待处,多年来都成了各地出版工作者出差和旅游时的首选住宿地,直到本世纪初才转租给新的管理团队。
如今的中央旅社外观仍旧中规中矩,然而由于缺乏管理,内部却显得杂乱不堪。原本干净整洁的过道如今被各家住户占用,有的是厨房,有的是洗衣台,甚至有些地方成了杂物间,显得格外拥挤,因此管理者不得不发布通知,要求所有住户立即进行整改,否则将采取统一行动进行清理,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
陆连奎的身份非比寻常,他出生于浙江南浔的一个农民家庭,14岁时前往乌镇当勤务兵。意外之下,他救了一位上海富商虞洽卿的性命,从此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并与黄金荣建立了联系,最终被介绍到英租界巡捕房任职,凭借个人才干迅速晋升,最终成为公共租界的督察长。这一职位的权力之大,自是不言而喻。
陆连奎显赫的地位为中央旅社赋予了传奇的历史,这种“因果关系”显而易见。然而,陆连奎因做了过多坏事,最终在1938年被“清理”,这也象征着中央旅社的衰落。即便这座建筑如今依旧保存完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却连最基本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格都没有,将来仍旧可能面临拆除的命运。面对这样的情况,令人不禁感到深深的惋惜,你说是不是呢?
上一篇:金陵第一园,南京瞻园
下一篇:减肥药市场激战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