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个夏天,在阳江取景拍摄的粤产电影《长安的荔枝》即将与观众见面。届时,海内外观众将在影片中深度感受阳江与荔枝的不解之缘。
在南海之滨的漠阳大地上,种有约32万亩荔枝,占全省8%左右,是广东省重要的荔枝产区之一,荔枝也是阳江市最大宗的水果。
岭南五月,荔枝林泛起层层红浪。在阳江荔枝即将上市之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阳江记者站推出“寻‘荔’到镇”系列报道,走进阳江各个荔枝生产大镇,探索阳江荔枝的独到之处,挖掘阳江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助力阳江荔枝甜蜜全国、香飘四海。敬请垂注。
荔乡名片
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境内依山傍海,资源禀赋优越,已发展为我国中早熟荔枝优势产区之一,是阳西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产区。全镇荔枝种植面积超4万亩,产值超2.5亿元,2020年荣获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称号,是广东省目前拥有荔枝品种最多的镇。
“五月荔枝熟,空山暑不欺。”5月22日,笔者走访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的荔枝园看到,许多枝头已挂上“红晕”,早熟品种荔枝即将成熟上市。农户们正忙着与各地采购商联系,不少果园已被整片预订。数日后,大大小小的货车将纷至沓来,将这里的优质荔枝送往全国各地。
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科技已覆盖儒洞镇荔枝的种植、管理、加工、运输及销售全产业链。这个被誉为荔枝“品种博物馆”的滨海小镇,收集和保存着国内外荔枝品种(株系)330多个,是广东省目前拥有荔枝品种最多的镇。当前,儒洞镇正以其丰富的品种资源和现代化种植技术,探索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品种革新
从“果贱伤农”到“网红爆款”
在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荔枝种植基地里,项目经理陈龙舟正观察着荔枝的生长情况,不时摘下一颗剥开品尝。“今年的‘妃子笑’品质很好,5月28日就能开始采摘,预计6月5日进入‘大红’阶段。”他轻抚着枝头饱满的果实说。这位与荔枝打了十年交道的“新农人”,见证了儒洞荔枝从传统品种到优质品种的华丽转身。
“荔枝是否畅销,品种至关重要。”陈龙舟说,早熟荔枝品种可以抢占市场先机,卖出比较好的价格。“妃子笑”作为早熟荔枝中的优质品种,口感良好,成熟时间早,受天气影响较小,且广受全国消费者喜爱,在销售上有更广阔的空间。
陈龙舟告诉笔者,以前儒洞镇的荔枝以“白蜡”“黑叶”等传统品种为主,口感不佳、抗病性差,且价格低廉,为农户带来的收益极少。2016年,合作社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通过高接换种技术,在农户间推广改种“妃子笑”。
合作社成员带头种植,收益显著提升,其他散户也纷纷跟上步伐。如今,“妃子笑”占儒洞镇荔枝种植面积约八成,让儒洞镇成为阳江市最大的“妃子笑”产地。“品种更新换代之后,农户的销路也拓宽了。”陈龙舟说,如今全国各地的采购商都会来到儒洞镇收购,儒洞荔枝远销北京、天津、浙江等地,以往“果贱伤农”的恶性循环终于被打破。
除了嫁接“妃子笑”等早熟品种,儒洞镇还大力推动荔枝育种工作。为方便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科技创新以及推广展示,华南农业大学与阳江市农村盛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阳西县荔枝品种资源圃和育种基地,实现特早熟优质荔枝新品种种质创新。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会长补建华说,该资源圃中收集和保存着国内外荔枝品种(株系)330多个,这让儒洞镇成为广东省荔枝品种最丰富的乡镇。
在补建华精心打理的“百荔园”种植基地,漫山遍野都是井然有序的荔枝树,茂盛的枝叶间挂满了饱满的果实。补建华介绍,这里种植的是“巨美人”“仙桃荔”等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容易来花、坐果,品相优、口感好,产量受天气影响微乎其微。
近日,“巨美人”荔枝新品种采前栽培管理技术和品牌营销交流会在儒洞镇举办,交流提升“巨美人”荔枝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儒洞镇的荔枝生长在海边,扎根在富硒土壤里,具有独特的山海风味。”谈及儒洞荔枝的品质和前景,补建华对此充满信心。他相信,通过荔枝品种结构的优化,儒洞荔枝一定会让更多人认识且喜爱。
科技赋能
智慧农业重塑传统种植
水肥一体化、虫害动态监控、土壤监测、气象站……在儒洞镇的各个荔枝种植基地里,科技的应用无处不在。在智慧农业助力下,农户既可以精准地根据当天的风速、风向,开展管理工作,也可以按照虫害的种类、多少,进行精准洒药,还可以根据土壤情况,按量施肥。“以前种荔枝,只能靠农户的‘土方法’,现在更省心省力,而且管控更精准。”荔枝种植户温伯说。
“通过水肥一体化,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施完10亩荔枝的肥料,如果靠人工施肥,一个人要工作整整两天。”陈龙舟表示,近年来,种植技术全面升级,以及智慧化管理的应用,大大节省了种植成本,荔枝品质也得到显著提升。
天上打药代替地面喷药,也是近年来十分明显的改变。从质疑、尝试到接受,无人机打药已在儒洞镇得到广泛应用。阳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如果要为100亩荔枝打药,需要12个工人工作一整天,而运用无人机,只需要一个人工作3小时即可。前段时间天气反复无常,用无人机便可见缝插针完成打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且更加精准、均匀。
科技带来的变化,不仅方便了农户,更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无需长作岭南人”。近年来,儒洞镇大力推广应用冷链保鲜技术。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建有保鲜冷库共7500立方米,可容纳2000吨农作物,并建有两条自动制冷生产线。荔枝从分拣、打包到装车运输,都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确保荔枝以最新鲜的状态被送到消费者手中。
《长安的荔枝》预告片中,主人公李善德那句“荔枝味道绝美,但是极其容易腐烂,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之说”,道出了唐代那场“不可能的任务”的艰辛。沧海桑田,千百年前一颗难求的“稀罕物”,现在全国人民都能吃上了。“我们的荔枝即使运到西安,也还能保持枝头上的鲜味。”该合作社技术人员陈先生打趣说,“这可是连杨贵妃都难以品尝的‘原汁原味’。”
科技改变荔枝产业的同时,果农的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儒洞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建有荔枝产业链(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技术服务站,在荔枝来花、坐果、收获前等关键阶段,都会组织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手把手教果农解决技术难题。高科技和新技术下到田间地头,带动儒洞荔枝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场突围
从“提篮叫卖”到“订单农业”
“这次上海之行收获颇丰,一位上海采购商已订下80多万元的荔枝意向采购订单。”日前,陈龙舟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2025广东早熟荔枝上海采购商精准对接会。茂名市、湛江市、阳江市组团到上海推介,带去了广东第一批早熟荔枝,吸引了长三角地区近40家主流采购商现场订购。
荔枝即将成熟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纷纷走进儒洞镇。5月20日,阳西县举办荔枝产销对接活动,首衡集团组织的采购团一行走进儒洞镇,来到阳江市农村盛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等荔枝种植基地,实地参观了解荔枝的种植规模和生长情况。首衡集团是中国食品流通领域的标杆企业,也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这次活动为儒洞荔枝进一步扩大在京津冀地区的市场份额提供了新契机。
采购团的24名采购商代表考察后,对儒洞荔枝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儒洞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了荔枝更饱满的果肉、更高的甜度和更长的保质期。”首衡集团副总裁杨建飞说,相较于其他产区,儒洞荔枝的标准化种植程度和品质稳定性尤为突出。今年,该集团计划扩大在儒洞镇的收购规模,通过订单农业与当地合作社深化合作,搭建直采直销通道,助力儒洞荔枝走向全国的商超和电商平台。
在荔枝销售市场上,新品种也会带来新机遇。补建华精心栽培的高端荔枝品种“巨美人”,成为了各地采购商追捧的“香饽饽”。“近两年在广东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北京新发地)推介会上,‘巨美人’大放异彩,成为‘网红’荔枝,吸引了众多客商和消费者关注。”补建华说,这两年许多北京客商慕名而来收购,“巨美人”成功进入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端商超,售价一度高达每公斤798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荔枝贵族”。
“现在我们的荔枝可以卖到全国各地,不用再为销路发愁。”儒洞镇福安村的果农陈伯说,他种有50亩荔枝,今年将为他带来可观的收益。以前只有本地采购商收购荔枝时,常常出现被压价的情况,农户没有其他销售渠道,只能低价被收购,或搬到路边叫卖零售。如今,政府积极对接产销资源,让儒洞荔枝挣脱了空间的束缚,随着一辆辆冷链车,销往全国各地,卖出好价钱。
“一日色变”的荔枝跨越千里仍保持枝头鲜味,承载着无数果农的智慧与汗水,也映照着现代农业的未来。在这个夏天,儒洞荔枝不仅甜在舌尖,更让人们看到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时代坐标上,阳江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策划:杨世华
统筹:黄韬炜
撰文:陈步上
图片:梁文栋 陈旭欢 任浩沿
【作者】 陈步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