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海人,五一去江苏丹阳后发现:丹阳人跟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
创始人
2025-07-05 15:03:05
0

五月头的天,上海已经热得像笼屉,梧桐叶刚舒展,阳光就漏着油似的往下泼。我这做旅游博主的,年年五一都往远地跑,今年却鬼使神差选了江苏丹阳——原是听人说,那儿的眼镜城便宜得很,想着顺道瞧瞧,没成想,倒让我瞅见了些不一样的人。

从上海坐高铁去丹阳,个把小时的事。车窗外的楼房渐渐矮下去,田埂和河浜多起来,像水墨画里洇开的墨色。出了丹阳站,第一口空气就跟上海不一样,带着点水泽的潮气,还有股说不上来的土腥气,不呛人,反倒让人想多吸两口。站门口拉客的三轮车师傅见我背个相机,咧嘴笑:“姑娘,去眼镜城啊?我带您去,保准不绕路。”那口音不像苏州话那么糯,也不像南京话那么硬,像是运河里的水,打着卷儿,带着点干脆。

在丹阳住的民宿,是老城区一栋临街的二层小楼。房东是个五十来岁的阿姨,姓周,见我拖着箱子进来,忙从屋里端出一盘洗好的樱桃:“刚摘的,尝尝鲜。”樱桃个不大,红得透亮,咬一口,酸甜味儿直往嗓子眼里钻。周阿姨说话语速不快,眼神里透着股热乎劲儿,不像上海有些弄堂里的阿姨,打量人时总带着三分审视。她指了指二楼靠窗的房间:“你住那屋,早上能听见巷子里卖豆腐脑的吆喝。”

第二天一早,我果然是被吆喝声叫醒的。“豆腐脑——咸的甜的——”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像根细绳子,轻轻拽着人往楼下走。我顺着声音拐过两条巷子,见一个戴蓝布帽的老汉推着辆木车,车上的木桶冒着热气。旁边围了几个晨练的老人,手里端着自家带的搪瓷缸子。“老王,今儿多搁点榨菜丁!”“晓得晓得,你家孙子昨儿还说爱吃我这辣油呢。”老汉一边应着,一边用铜勺在木桶里搅和,白花花的豆腐脑颤巍巍地舀进缸子,浇上酱油、麻油,撒一把绿莹莹的葱花,看得人直咽口水。

我凑过去要了碗咸的,老汉抬头看我一眼:“姑娘是外地来的?”我点点头,他便多抓了把炒花生放进去:“尝尝,自家炒的,香。”那豆腐脑滑溜溜的,带着豆香,辣油辣得恰到好处,直吃得我额头冒汗。旁边有个拎着菜篮的大妈看我吃得香,笑眯眯地问:“姑娘,上海来的吧?我女儿也在上海上班,说那边买早点都得抢。”我说可不是嘛,在上海赶早高峰,买个煎饼果子都得举着手机扫码,生怕耽误了地铁。大妈听了直摇头:“那多累人,咱丹阳人早上就得坐下来,慢慢吃,慢慢聊。”

在丹阳逛,最有意思的是看街上的人。不像上海的马路,人人都行色匆匆,仿佛身后有鞭子赶着。丹阳的街上,老头老太们喜欢搬个小马扎坐在屋檐下,手里要么搓着核桃,要么择着菜,眼睛慢悠悠地扫过行人。有回我在一家老面店买包子,见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叔,揉面时不紧不慢,面团在他手里像个听话的孩子,被搓得圆滚滚的。旁边有个顾客等得急了:“老板,快点呗,上班要迟到了。”大叔头也不抬:“急啥,包子得发好了才好吃,跟做人一样,得踏实实。”那顾客听了,竟也笑了:“你呀,就属你会说。”

更有意思的是菜市场。丹阳的菜市场不像上海的超市那么规整,而是乱中有序。卖鱼的摊位前,老板光着膀子,手里的刀起起落落,剖鱼刮鳞一气呵成,嘴里还跟熟客唠着家常:“今儿这鲫鱼是刚从运河里捞的,回去熬汤,鲜得嘞!”卖菜的大妈见我蹲在那儿挑番茄,伸手帮我拣了两个:“挑这种带点青蒂的,沙瓤,炒鸡蛋香。”我称了两斤,她又往袋子里塞了根葱:“送你了,做菜提味儿。”在上海的菜场,买菜大多是钱货两清,少有人会多搭一句话,更别说白送根葱了。

在丹阳待了几天,我渐渐发现,丹阳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实在劲儿。去眼镜城买眼镜,老板看我是游客,没像别处那样漫天要价,反而拿着镜片跟我念叨:“你度数不高,选个轻点的镜框,这TR90的材质,戴着舒服。”我说想砍价,他摆摆手:“我这价 already 是批发价了,不信你问旁边几家。”末了还送我一块擦镜布:“用完再来换,我这儿管够。”

有回我迷路了,问路边一个修自行车的大爷怎么去季子庙。大爷放下手里的扳手,掏出个皱巴巴的纸本子,用铅笔在上面画路线:“你先顺着这条路走,过三个红绿灯,看见棵大槐树往右拐,再走约莫一里地,就能看见庙门了。”怕我记不住,又反复说了两遍,最后还加了句:“要是找不着,路上随便问个人,都知道。”果然,我按他说的走,路上遇到个骑电动车的大姐,见我东张西望,主动停下来问我去哪儿,听说我找季子庙,她干脆说:“我顺路,带你一段吧。”

丹阳人对老物件似乎有种特殊的感情。在西门老街,我看见一家卖篾器的小店,店主是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戴着老花镜,手里编着竹篮。篮子编得细密,边角都打磨得光滑。我问他现在都用塑料篮子了,怎么还编这个。老爷子哼了一声:“塑料的?那玩意儿不经用,我这竹篮,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说着,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几个旧竹篮:“你看那几个,都是老主顾用了几十年拿来修补的。”旁边有个来买筲箕的大妈,跟老爷子开玩笑:“老王头,你这手艺该传给你儿子了,不然以后没人编咯。”老爷子瞪她一眼:“我儿子在上海开公司呢,哪看得上这个。不过没关系,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

这种对老手艺的执着,在丹阳人身上挺常见。我去访了访当地的乱针绣传承人,一位姓杨的女士。她的工作室里挂满了绣品,山水、花鸟,针脚细密得像头发丝。见我好奇,她拿起绣花针演示:“乱针绣讲究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看似乱,实则有章法。”我说这活儿太费眼了,年轻人怕是坐不住。杨女士笑了:“是啊,现在年轻人都爱玩手机,但我这工作室,每周都有几个中学生来学,他们说,比打游戏有意思。”她说话时,眼神专注,手里的针线上下翻飞,像在跟布料谈心。

在丹阳吃饭,也跟上海不一样。上海的餐馆讲究精致,盘子大,菜量少,摆盘讲究。丹阳的餐馆则实在得多,一盘红烧肉端上来,堆得像座小山,肉皮烧得红亮,肥瘦相间,咬一口,肥而不腻,甜中带咸。老板娘看我吃得香,又往我碗里夹了一块:“多吃点,咱们丹阳人待客,就得让客人吃饱吃好。”

有回在一家小面馆吃面,点了碗腰花面。面端上来,碗里的腰花多得快把面条盖住了,而且处理得一点腥味都没有,脆嫩得很。我跟老板说:“你这腰花给得也太多了,成本吃得消吗?”老板是个敦实的汉子,嘿嘿一笑:“咱做生意,讲究实在,客人吃得满意,下次才会再来嘛。”旁边桌的几个大叔正在喝酒,见我是外地人,还热情地招呼我:“姑娘,尝尝咱们丹阳的封缸酒,甜津津的,不上头。”我摆摆手说不会喝,他们便笑着说:“没事没事,感受感受气氛嘛。”

临离开丹阳那天,周阿姨给我煮了碗阳春面,面条上卧着个煎蛋,汤里撒了把蒜叶。“尝尝,咱们丹阳的家常味儿。”她说,“在上海待腻了,就回来看看,丹阳这儿,永远有碗热乎面等着你。”我端起碗,汤清面白,煎蛋金黄,蒜叶的清香混着面香,暖烘烘地熨帖着胃。

坐在回上海的高铁上,看着窗外飞逝的田野,我忽然想起在丹阳街头看到的一幕:几个老人围坐在石桌边下象棋,旁边蹲着个小孩,手里抓着把瓜子,看得入神。阳光透过老槐树的叶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时间仿佛在那儿放慢了脚步。

丹阳人跟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吗?或许吧。他们没有上海人的精致考究,也没有某些地方人的急躁功利,他们活得更实在,更随性,像运河里的水,不紧不慢地流着,却有着自己的韧性和温度。这种“不一样”,不是说谁更好,而是让我明白,这世上除了步履匆匆的快生活,还有一种日子,叫“不慌不忙,把日子过成诗”。

若你问我,丹阳最值得看的是什么?我想,不是眼镜城里的琳琅满目,也不是季子庙的古老传说,而是街头巷尾那些实实在在的人——他们蹲在路边吃豆腐脑的自在,他们卖菜时多塞一根葱的热乎,他们对手艺的执着,对生活的那份“不着急”。这些,才是丹阳最鲜活的模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提升人的气场? 如何提升人的气场?01首先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魅力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语言、行为举止上。富有穿透力的声...
冷漠无情什么意思。绝情什么意思... 冷漠无情什么意思。绝情什么意思?冷漠无情的意思是这个人言语冷漠做事不带感情。绝情就是心狠毒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什么意思意思是: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
谁有全品小学总复习答案,六年级... 谁有全品小学总复习答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速度!跪求!哪几页,我全有
如果可以,你想发明一样什么东西... 如果可以,你想发明一样什么东西?想发明知道梳子,就是那种梳一下就能把能梳干净,让女姿派生们麻烦不用两...
新疆全家畅游,6天领略北疆之美... 新疆全家畅游,6天领略北疆之美 新疆,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充满了无尽的魅力,一直是我和家人梦寐以求...
《山海经》为媒,织金洞再掀地质... 7月4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启动“山海奇兽·守护天宫”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首日接待...
我是上海人,去了次海南儋州后发... 上海的弄堂里,梧桐叶总在风中沙沙作响,行人脚步匆匆,仿佛追赶着永不疲倦的时光。而儋州,这座海南西部的...
中国首座乐高乐园开园迎客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7月5日盛大开园,正式欢迎游客们进入一个充满创造力、冒险精神和想象力的乐高世界。 ...
长沙涉外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涉外... 长沙涉外旅游职业中专是一所民办学校。学校是经长沙市教育局批准,湖南省教育厅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