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零食巨头闹出风波。在某店铺中,店员竟给顾客下跪的一幕引发广泛关注。此前,该零食巨头因推出所谓“穷鬼套餐”而迅速走红,一时间吸引众多消费者。然而,此次店员下跪事件无疑给其形象蒙上阴影。这种极端行为不仅违背商业道德和服务准则,也让消费者对其产生质疑。一家曾靠独特营销爆火的企业,如今却因这一负面事件陷入尴尬境地,不知其将如何挽回声誉,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凤凰网财经
近日,一段“零食店店员向顾客下跪”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热传,引发网友激烈讨论。7月6日,有网友爆料称,江苏连云港一家“好想来”门店内,因收银员被指“允许其他顾客插队”,导致顾客“不依不饶”。一名女性店员当众跪地向涉事顾客道歉,画面中店员情绪激动,场面令人揪心。
据了解,事发后工作人员到场处置,正在调查具体情况。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致电好想来官方客服,对方称:“没有收到最新通知,具体以我司官方通告为准。”
01、插队争议引爆尊严危机?
曾经,零食行业凭借9.9元的“穷鬼套餐”横扫市场,以极致低价、丰富的产品种类收割消费者。然而,江苏连云港“好想来”门店的一则“店员下跪”视频,却将这一商业神话背后的隐忧撕开了一道口子。
回顾该事件,据相关媒体报道,7月5日晚,连云港海州区“好想来”新海云谷店内,一名收银员因优先为手持大量啤酒的顾客结账,被临时离开取雪糕的顾客指责“插队”。争执中,店员突然下跪道歉,而顾客站立接受跪拜的画面被拍下,随即引爆网络。尽管事后双方和解,但视频删除前已获超千万阅读量,引发舆论海啸。
事件曝光后,评论区观点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顾客得理不饶人,羞辱式维权不可取”,也有人质疑“若真有插队,店员是否需用极端方式息事宁人?”更有声音呼吁品牌加强员工培训,“服务行业需要互相尊重,而非单方面妥协”。该事件被与近年多起服务业下跪纠纷进行类比,如2024年淄博餐馆服务员因误点被逼下跪、东莞零食店下跪认错事件等,这折射基层员工“以跪换和”的无奈。
据媒体报道,事发后,该顾客未投诉,该店员工作正常。“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已调取监控并与门店沟通,首要任务是安抚当事店员情绪,“会妥善处理此事”。
目前,事件具体细节仍在调查中。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业准则之外,如何保障一线员工的尊严,或许是所有企业更该思考的命题。
02、创始人被查,1.5万家门店的“暴富神话”还能继续吗?
好想来被置于舆论漩涡之中,其母公司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辰集团”)引发关注。
万辰集团是国内量贩零食行业头部企业,“好想来”为万辰集团旗下品牌,主打平价零食,近年来通过迅猛扩张跻身行业前列。据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3月,万辰零食零售板块全国门店数已达1.5万家,覆盖全国多地。
万辰集团创始人为王健坤,其与妻子林该春共同创立了该企业。他最初以食用菇生意起家,2011年创办含羞草生物,即万辰生物集团的前身。当时,鲜有人能预料这家以种植金针菇起家的农业企业,会在十年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中国零食江湖。
(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
2022年8月,万辰集团成立南京万兴公司进军零食赛道,揭开了万辰转型的序幕。彼时,零食很忙、赵一鸣等区域品牌正跑马圈地,万辰却另辟蹊径,通过收购整合区域性品牌快速扩张。次年9月,万辰将旗下“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和“吖嘀吖嘀”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
主打社区和低价,好想来的定位是“家门口的零食乐园”。根据官网显示,其加盟政策是:“0加盟费,0选址费,0管理费,0服务费,0配送费,2万保证金”,店铺面积要求大于等于120平,店铺毛利为19%-20%。这如同一剂强心针,推动着好想来在全国疯狂布点。
2024年万辰集团营收323亿,净利润暴涨453%。但快速扩张的阴影也随之浮现:基层员工培训不足、管理脱节。2025年4月,好想来(广财荣创店)因店员辱骂顾客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以“0加盟费”吸引大量加盟商,好想来的快速扩张也导致了培训覆盖不足、加盟商管理混乱、供应链管理无序等问题。新店员工仅接受简单操作培训,缺乏服务规范、应急处理等深度内容,造成采购标准不统一,员工对商品熟悉度差等问题。
仅仅是在黑猫投诉平台,就有超过926条关于“好想来”的投诉,聚焦在产品品质差、过期、有异物、服务态度差等方面。这意味着开的店数量越多,被投诉的概率就越大。
近年来,万辰集团负面缠身,不断遭遇股东减持。就在事件发酵前夕,万辰集团公告显示,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漳州金万辰因自身经营计划需要,拟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80万股,让外界对万辰集团的未来产生更多疑虑。
而在更早之前的2025年3月,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因涉嫌违纪违法被国家监察部门留置调查,引发市场震动。尽管两个月后王健坤已恢复履职,但这一事件仍给万辰集团带来持续影响:加盟商信心受挫,股价剧烈波动,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此次下跪事件给予企业与消费者新的警示:低价是否等于“无限索权”?维权边界何在?企业扩张狂飙中,如何平衡效率与人性化制度?当“顾客是上帝”异化为“尊严碾压”,服务业底线该由谁守护?
眼下,这个零食帝国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在这个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时代,或许唯有回归产品品质和服务本质,才能让这个1.5万家门店的商业巨轮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