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2025年7月,印度商工部宣布计划对美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WTO官网已收录相关通报。美国对印度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让印度相关产业陷入困境。工厂库存堆积,资金链断裂,多地工人上街抗议,莫迪政府面临巨大压力。美印贸易谈判涉及农产品市场准入、数字服务税等多个领域。双方各持己见,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谈判最终宣告失败。印度随后依据WTO规则,正式通报将对美国almonds、苹果等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货轮(资料图)
印度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2公顷,大部分是小农。美国低价农产品一旦大量涌入印度市场,会导致本土粮价大幅下跌。2.5亿小农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威胁,墨西哥曾因类似情况引发农民暴动,这是印度必须警惕的。印度教视牛为神圣动物,其组织坚决抵制含牛副产品的乳制品进口。开放相关市场,很可能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进而动摇莫迪政府的执政基础。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额达1950亿美元,美国对印贸易逆差为380亿美元。印度提议降低双方关税差,缩小逆差,却遭到美国拒绝,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美国对印度汽车产业加征关税,还施压苹果等企业将产业链撤离印度。这直接导致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23年的14.7%降至2024年的13.9%,政府推出的生产激励计划也濒临失败。
印度有超过14亿人口,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之一。美国企业看重这片市场,苹果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从2022年的5.2%升至2024年的7.8%,不愿轻易失去。
特朗普和莫迪(资料图)
印度裔在美国硅谷担任高管的人数占比超过15%,在政治领域也有不少议员是印度裔。他们的存在,让美国政府在制定对印贸易政策时不得不有所顾忌。印度位于印度洋中心位置,牢牢掌控着印度洋的关键航道。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基地补给、能源运输线路安全,都离不开印度的配合。印度与中国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往来,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350亿美元。同时,印度与俄罗斯在军事合作上关系紧密,每年进口大量俄罗斯武器。这让印度在与美国谈判时,有了更多周旋的筹码。
印度制造业存在明显短板。贫富差距大,60%的人口收入低于日均3美元,限制了国内消费能力。官僚体系腐败严重,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外资企业因经营环境恶化加速撤离,2024年外资撤离规模较2023年增长了23%。央行连续三次降息,也反映出经济的脆弱性。
印度武器装备中,30%来自美国及其盟国。这些装备的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一旦美国实施技术断供,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这是印度无法承受的。
2019年印度起诉美国糖业补贴案,WTO裁定美国违规。但美国一直阻挠执行,裁决最终成了一纸空文。这让印度意识到,依赖WTO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实际效果有限。
印度制造业(资料图)
印度或许会开放部分非敏感农产品市场,如芒果干、香料等。美国可能会暂缓对印度太阳能板、医疗设备等行业加征关税。若贸易战全面打响,印度经济增速可能下降1.2-1.5个百分点。制造业出口将减少30亿美元以上,外资流入可能骤降40%。全球供应链也会因此重新调整,电子产品、医药等行业受影响最大。印度正积极与东盟国家谈判,争取扩大自贸协定覆盖范围。加大对本土科技企业的扶持,推动5G、半导体等产业自主发展。通过这些举措,减少对美国市场和技术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