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这一升温态势是免签政策红利、独特文化魅力、便利化服务举措与现代传播方式相互加持、同频共振的结果。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让更多外国游客能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行,而通关、出行、游览等全链条服务环境的优化提升,更让外国游客在华旅游体验愈发丝滑。
多部门协同出台政策,为入境游发展保驾护航。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推动离境退税政策扩商店、增商品、优服务,国家税务总局修订发布《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进一步便利离境退税办理。这些政策提高了境外人员在华购物的便利性,提升了其旅游、消费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在北京,2025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于5月31日至6月3日举办,大会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梅英发布的《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围绕产品、宣传、服务和保障4大方面推出22条务实举措。服务提升方面,强化北京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拓展国际航线;提升入境通关效率,设置“临时入境许可”办理专区,优化团体旅游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动更多境外银行卡支持轨道交通“拍卡过闸”,优化机场“北京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功能,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首创“全城退税,一点通办”模式。
大会期间还有多项促进举措落地,美国运通卡、日本吉事美卡于6月底实现北京地铁直接拍卡通行;Visa携手亚太旅游协会为文旅行业小微企业开展数字技能培训;万事达卡推出拍卡乘车返现活动,并展示多款创新性支付解决方案;携程升级入境游服务中心,引入智能AI旅行助手,提供实时翻译、行程定制等服务。
@北京日报
当前,入境游游客结构呈现年轻化、个性化、散客化趋势,近六成来华外国游客选择跨区域旅行,目的地从大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和乡村拓展。各地积极应对这一变化,丰富产品供给。
北京市针对“散客化、个性化、深度游”趋势,发布“北京新发现”入境旅游十大主题线路。为喜欢文化深度体验的游客推出中轴新韵・市井寻味之旅等;为喜欢市井生活探访的游客推出未来传统・城市焕新之旅等;还有适合科技艺术潮玩、生态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探险等不同偏好游客的线路。此外,为短期入境、过境免签的游客打造“机场周边游”产品服务包,涵盖多种半日游、一日游产品,这些线路已在相关英文网站和文旅专区上架。
各地也注重加强合作,联合推出“一程多站”国际精品线路。“坐着高铁去旅行”成为许多外国游客的选择,“串门式”旅游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日益常态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举措,让入境购物游有望成为“中国游”新潮流,去年入境游客总消费达942亿美元,增长77.8%。
@摄图网
提升入境服务水平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各地从通关、支付、通信等多方面着手,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
通关方面,各口岸动态监测流量,科学优化勤务,高峰时段查验通道“应开尽开”,开设240小时临时入境境外人员许可签发专用通道,提升通关效率,探索整合边检、海关入境信息申报流程,努力实现“一码通行”。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截至3月31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占比71.3%。
支付与通信方面,北京推出“畅游通”和“幂方卡”,一体解决入境游客通信和支付问题。在科技文旅领域,华为智能耳机、科大讯飞多语种AI透明屏等创新产品提升了游客体验。
此外,秀水街打造“首都一站式文旅购物中心”,提供多语种沟通、外卡支付、全球邮寄等服务,大会期间推出的“登机牌礼遇”让海外旅行商享受消费优惠,体验高效便捷的购物服务。
@北京朝阳
构建全球战略合作营销网络对入境游发展至关重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大会上向多家单位和机构颁发北京旅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证书,双方将推动北京旅游产品在海外的推广销售,获取市场反馈,制定针对性推广方案,促进合作伙伴与国内优质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同时,北京市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签署合作意向书,在宣传推广、文化活动等方面加强合作,深化国际交流。
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升温,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产品的丰富和服务的优化。未来,随着各方继续发力,我国入境游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前来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