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倾力援助下,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快车道”。通过投入资金、引进项目、吸引客流等一系列举措,曾经浩瀚的沙海、神秘的胡杨林,如今已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金名片”。
去年,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投资9900元,对 “沙漠之门”旅游景区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升级。如今,景区不仅景观更丰富,服务设施也更完善,游客数量大幅提升。
“今年的游客量比去年增长超过50%,收入增长更是达到了200%以上!”阿拉尔市塔景联景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昶嵩用一组亮眼的数据,说明了景区的火爆程度。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骑骆驼体验沙漠景观。潘许 摄
来自杭州的游客顾女士第一次见到沙漠,她兴奋地说:“我们杭州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这里看到一望无际的沙漠,感觉非常惊艳,太开心了!”
游客在“沙漠之门”新地标打卡留念。潘许 摄
“沙漠之门”景区打造于2013年,以其独特的沙漠生态观光和越野体验,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随着台州援疆资金的注入,景区内新建了造型独特的沙漠之门、驼铃泉、方舟酒店等多个“网红”打卡点,让老游客也耳目一新。
“这是我第二次来,上一次还是九年前。”来自安徽的童女士说,“变化太大了!这次玩得更深入,体验项目也更多、更有趣。”
除了升级硬件,台州援疆指挥部还下大力气帮助阿拉尔“引流”。
通过组织“台州万人游阿拉尔”、开通台州直飞阿拉尔的旅游包机等活动,来阿拉尔的游客越来越多。仅今年上半年,“沙漠之门”景区就接待了近17万人次游客。
夜幕下,游客们在沙漠之门景区休闲娱乐。资料图。
“输血”更要“造血”。除了真金白银的投入,台州市还带来了 “智力支持”。引进了经验丰富的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从景区规划、专业运营到活动策划,全方位为阿拉尔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不仅提升了景区的“颜值”,更提升了“人气”。
“台州市的援助,一是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智力支持,二是给了我们真金白银。”第一师阿拉尔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士高说,“这些援疆项目都落到了实处,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内涵和质量。”
多年来,在援疆项目和资金的驱动下,阿拉尔市的旅游资源被“串珠成链”,形成了一条兼具大漠风光、胡杨生态和军垦文化特色的旅游带。依托文旅援疆“双珠”计划,台州累计安排资金1.7亿元,支持了24个景区项目建设,不仅助力“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提升了5A级景区的品质,还成功帮助睡胡杨谷、塔河源等景区创建为4A级景区。
沙漠之门以“兵”为根,推出红色营地体验区。潘许 摄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阿拉尔市年均接待游客已超过40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0亿元。2024年的目标是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带动消费近30亿元。一个崭新的“塔河明珠”区域旅游目的地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冉冉升起。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 潘许)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