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替宗馥莉出主意,这位商界女强人总是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她在商业领域展现出的卓越才华和坚韧精神令人钦佩。大家纷纷为她的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有的建议她拓展海外市场,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有的提议加强与新兴科技的融合,以创新驱动企业持续前行;还有人鼓励她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打造更具辨识度的企业形象。众人的主意如同一股股智慧的洪流,汇聚成助力宗馥莉走向更高峰的强大力量。
风平浪静的长三角商圈,再一次腥风血雨,无数个危机公关的社群里,各路高人给出的解题思路高度统一,宗馥莉是时候,学会退让以及包容了。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三角momo,作者:Mon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曾经担任过娃哈哈公关部部长的宗馥莉,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真正的危机公关。
这是一次由机构媒体扎堆下场报道的危机,没有什么捕风捉影和虚假部分,被曝光的部分就是事实,有媒体人戏称,这是一场三个J和一个K的牌局,还有两个Q,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继盛(Jerry Zong),宗馥莉叫(Kelly Zong)。
这次危机公关围绕两场官司进行。
香港的官司,围绕着21亿美金的家族信托进行;杭州的官司,要求确认其对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
一场是家族事务,一场是公司事务,两条战线透露出来的信号,双方已经在过去的两年里,撕破了体面,进入了一个恶循环,毕竟原本可以在牌桌下解决的事情,现在非要闹到家丑外扬的地步。
娃哈哈随后发声,这是他们的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运营及业务无关联。
长期在杭州商圈混迹的人,其实都知道宗家的内斗,过去几年所有我们看到的折腾,所有的人设打造,几乎每一次热搜,本质都是围绕着这场斗争,但是事实大于雄辩,宗馥莉所有做出的动作,目前来看,都被证明是,用力过猛,推出去的门撞到了墙,弹了回来。
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各路大仙开始给宗馥莉出主意,有很多脑洞大开的版本,但是我听到最后,只有一个版本靠谱,那就是劝宗馥莉利他。
稻盛和夫一生执念,利他,在他看来,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最高的境界,就是利他,有了利他之心,一切迎刃而解。
从过去两年所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宗馥莉是雷厉风行的急性子,她要做的事情,她要得到的权限,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很多传出来的家族内耗中的段子,如果属实,也可以进一步佐证这种要强的性格。
我在某群里,看到一个高人给出如此方案,宗庆后走后,留下的企业是一家已经35年历史的老店,留下的家族也是一个关系复杂的家族,如果想要利益最大化,肯定就不能求快,那么哄着来,最终捧杀,用时间换空间,如果想要快速解决问题,那么就要舍得分钱,舍弃短期利益来换取最高的权力和效率,如果自己能力最终够强,就可以换回一个更大的生意。
这位大哥的原话是,你既然接了班,就要有老大的气魄,无论是对公司的遗老遗少,还是对家里的长辈兄妹,怎么做老大?做老大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懂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老话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现在摆在宗馥莉面前的是,人散大概率财也要散,不内讧,稳定肯定是大于一切,摆明姿态就完了,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现在接了班,我们就是替大家打工赚钱,我们是一致行动人,如果我干得不好,有更好的人,也可以,对于公司里的老员工,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也可以是钱给够,尊重给够,位置空出来,这个世界里,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财,开出这样的条件,怕是没有几个人不接受。
作为资深稳健型企业,娃哈哈无论是账上的现金流,还是生意的护城河,都足以支撑这家企业有足够的试错空间,娃哈哈绝对不可能因为不改革,就立刻走向快速衰落,这是一个有足够时间去稳步改变的企业,几十年以来一直这样,要一年两年就彻底改变,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在整个风波中,其实站在宗馥莉对立面的人,无论是公司里的,还是家族里的,本质只要两件东西,体面和保障,真的有人想取代宗馥莉的位置吗?我想没有,因为这个位置,吃力不讨好,保底人人都有7亿美金,享受人生不好吗?
也就是说,无论是最终走向何处,现在硬碰硬处理这件事,都是最差的结果,原本宗庆后相对完美的人设,如今也要被人拿出来议论再三,连我们公司的小年轻都开玩笑,努力奋斗一辈子,不如一次完美的投胎,啥也不用干,7亿美金兜底。
目前这个局面,这已经算是双输的局面了,没有任何赢家。
其实去年宗泽后有过一个朋友圈,对于今天的宗馥莉来说,依旧有效。
公主过往的人生大概率,只有伸手,以及让别人把路让开,这一次危机面前,她大概率等不到别人给她让路了,如果她无法学会后退和包容,接下来的时间,大概率还会有更多的猛料被逐一曝光。
在历史上,任何一次家族内斗中,剧情都是高度一致,狭路相逢勇者胜,从来没有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用爱与包容来解决问题,环境成就人,也许这就是豪门恩怨的原罪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三角momo,作者:M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