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海之滨的浪花拍打避暑人群的脚丫,到泰山林海深处吹来清凉的风,从商超里降暑防晒好物“争奇斗艳”,到夜市上烧烤表演“各领风骚”……随着2025年暑期高温持续,山东依托山海资源、文化底蕴和政策创新,涉及多领域消费的“清凉经济”不断升级。
海边撒欢+山里“躲夏”,清凉游受热捧
摩托艇风驰电掣、水边踏浪戏水、岸上挖沙筑城堡,在山东省荣成市那香海景区,游客们享受海上旅游项目带来的清凉与欢乐。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囊括烟台、青岛、威海的“阅揽山海 舒爽胶东”线路备受追捧,山东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成为“避暑天堂”,尤其是海边啤酒节、演唱会轮番上演,夏日的热烈与浪漫在海岸线上尽情绽放。
不止傍水,还有依山。7月12日,登上泰山的游客们惊喜发现当地最低气温18.6℃,最高也才24.4℃,这个“冰箱模式”直叫人大呼“太凉快!温度满40减20!”而在临沂市地下大峡谷景区,溶洞内水声潺潺,迂回曲折,又为游客带来不同寻常的清凉体验。
此外,依托资源禀赋,山东还有博物馆研学游、游乐园亲子游、古镇游、露营游等多种类型的避暑旅游场景。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山东的暑期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43%,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164%,租车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52%;泰山风景名胜区、崂山、青岛海底世界日照海洋公园等是暑期亲子游热门景点;江苏、北京、上海、浙江、河南等是来山东旅游的热门客源地。
越夜越热闹,烟火气里藏着热经济
当夜幕降临,夜经济成为山东的消费“黄金档”。
走进淄博八大局“这有局儿”,层层迭迭的复古楼阁搭配绚丽霓虹灯牌,引得众人纷纷拍照留念。街区内,烧烤的小饼卷肉滋滋冒油,紫米饼软糯香甜,炒锅饼酥脆可口,各类小吃摊位前人头攒动。游客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感受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在济南,大明湖畔超然楼亮灯仪式,吸引无数手机镜头聚焦;奥体中心的啤酒大篷里,碰杯声与欢笑声交织正酣。7月5日,“2025泉城夜八点·盛夏狂欢季”启动,特色茶饮打卡、汉服体验、写真旅拍等业态围绕百花洲等文化景点蓬勃生长,传统地标被年轻消费力赋予了新的商业价值。
济南的夏日经济繁荣背后,是一套成熟的政策支持体系。近年来济南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打造消费场景、丰富业态、提升配套。“泉城夜八点”作为政府着力打造的城市夜间经济品牌,已成为整合资源、提升品质的核心平台。今年的“盛夏狂欢季”更是规模空前,整合全市商业街区、景区、文化场馆等资源,策划推出美食狂欢、文化展演、潮玩购物、休闲娱乐等四大板块百余项特色活动,形成全域联动、多点开花的夜经济矩阵。
“清凉刚需”热销,零售销量节节攀升
持续攀升的气温催生“清凉消费”需求,消暑降温类商品销量“火”速飙升。
近日,在日照市的凌云家电城,空调、循环风扇等制冷家电摆放在显眼位置,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空调销售区域的销售人员一边给顾客讲解产品功能,一边帮着计算如何购买最优惠。
“持续高温加上‘国补’加持,近一个月来空调、风扇、冰箱等制冷家电销量较前期有大幅增长。”济南市历下区苏宁易购店内工作人员表示,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50%,风扇销售额同比增长30%,冰箱销量也不错。
在历下区某银座超市,防晒霜、防晒帽以及防晒的口罩被摆在了醒目位置,“这些防晒的用品销量不错,有的都卖断货了。”工作人员介绍,夏凉被、凉席等家具用品也在搞促销,顾客资讯购买同样不少。
在天桥区某超市,饮料、冰激凌等食品柜摆放得琳琅满目,工作人员介绍,本月冰品销售较上月实现了超过20%—30%的环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