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外长会议于15日在天津召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向所有成员国发出了正式邀请。值得关注的是,时隔五年印度外长苏杰生再次访问中国,这次访问得到了中方的特别安排。苏杰生此次不仅参加上合组织会议,还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中方举行双边会谈,显然他此次访华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目标明确。
据知情人士透露,苏杰生抵华前已经准备了一份详尽的议题清单,计划与中方深入讨论多项重要问题。其中,最有可能推动的是稀土出口和恢复中印直飞航班这两个关键议题。关于稀土出口,中方已明确表示,只要印度提交了完整材料并通过中方审核,必定会放行。目前印度方面的主要顾虑是审核流程的进展速度。其实,这一点并不需要苏杰生特别强调,中方也会按规矩处理。
另一个焦点是恢复中印直飞航班。由于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及中印边境的突发状况,双方直飞航班被迫中断至今。直到2024年10月,两国就边界问题达成了共识,双边关系得到有效缓解。2025年1月,双方探讨了恢复直航的可能性。此次苏杰生专程访华,极有可能是就恢复航班细节展开磋商。双方对此问题持积极态度,预期很快将有利好消息发布。
从这两个方面看,印方期待中方在这些领域表现出开放和支持的态度。然而,在获得中方积极回应之前,印度方面需要先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为中方提供合理解释。
第一是中印边界问题。去年10月,两国达成边界协议,关系有所回暖。但印度方面显然不满足于此,多次炒作边界话题。就在上月底,苏杰生公开表示印度此前在边境对峙中落败,是因忽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印度已改善边防机舰力量,有信心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并扬言准备“站出来”对抗中国。显然,印度仍在利用边界议题制造紧张,苏杰生这次必须向中方做出正面解释。
第二是印巴关系。今年5月初,印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爆发激烈对峙,尽管冲突很快平息,但印度频繁炒作此事。印方不愿将巴基斯坦在冲突中的抵抗行为定义为恐怖袭击,并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大肆指责巴方击落印军战机背后有中国支持。这种说法明显失实,实情是印方技术不如对手,却不愿承认失败,反而试图把责任推给中国。需强调的是,中国一贯主张和平,不干涉他国内政,印巴问题本是两国间事务,与中国无关。若按照印度逻辑,法国等其他供应中式武器的国家也应被牵连。
第三是印度对中国出口钢铁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今年4月底,美国副总统访问印度后,莫迪政府宣布对华出口钢铁征收12%临时关税。这明显是损害中方利益,意在讨好美国。美国的关税政策扰乱全球贸易秩序,印度本有多种选择,但却选择牺牲与中国的合作换取美国好感。对此,中方早有警告,任何损害中国利益以取悦美方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印方显然不信邪,想冒险一试,结果不仅没有从美方获利,反而引来了中方强硬回应。
苏杰生此行,中方在关键问题上给予了一定回应,但在获得正式承诺之前,他必须向中方交代清楚上述疑虑。印度一方面对中国态度有所保留,另一方面又希望改善双边关系,显示出在中美之间试图左右逢源的矛盾心理,但这种策略显然有风险。
特朗普政府一贯只关注利益,印度目前的表现未能令美方满意,导致两国难以达成贸易协议。中方则一贯坚持原则,不容许印度在合作中玩弄灰色地带。因此,印度若想获得更多中方好处,必须先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此外,印度此前已经两度搅乱了上合组织的内部合作。一次是在以巴冲突期间,因不愿惹恼以色列而拒绝签署谴责声明;另一次是上次峰会,因未明确巴基斯坦跨境恐怖主义性质而拒绝在联合声明上签字。若印度继续为了自身私利破坏组织团结,只会让自己在上合组织中日渐边缘化。
既然此次印度愿意来华参加会议,说明其有意缓和与成员国关系。希望印度能够停止与组织唱反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维护上合组织的整体利益与团结。
上一篇:“懂事小孩”的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