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囚犯流放千里这么苦,为何官差们还抢着押送?
创始人
2025-07-16 20:20:36
0

在许多与古代有关的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被流放到遥远之地的罪犯。

这些罪犯通常背负着沉重的刑具,脸上还刻着象征耻辱的字迹。

尽管相比于那些遭遇腰斩或凌迟之刑的犯人,他们的结局看似并不那么悲惨,但流放作为一种延续几千年的刑罚,其内在的恐怖与可怕依然不可忽视。

这一刑罚在隋朝被列为五刑之一,直到清朝灭亡才得以废止。而受流放之苦的犯人,常常会遭遇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折磨。

有趣的是,历史上,负责押送这些犯人的差役常常对女犯人格外感兴趣。每当有女性被判流放时,官差们总是争相抢着承担这个任务。

那么,流放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秘密呢?为什么每当有女犯被判流放时,当地的差役们总是如此热衷呢?流放作为一种刑罚,为什么会在近现代被废止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细细道来。

《尚书》作为我国的儒家经典之一,早就记录了关于流放刑罚的内容。在《尚书·舜典》一章中有云:“流宥五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徙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克明允。”

如共工、三苗等人物,都是当时部落的首领,舜帝在打败他们后,并没有直接判处死刑,而是通过流放这类较轻的刑罚惩处他们。

在那个时代,流放刑被视为当权者对罪犯的一种宽容。

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便免除死刑,流放之路同样充满危险与不确定性。

虽然表面上不再判处死刑,但如果在流放途中,犯人死于野兽或恶劣的自然环境,官府往往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许多犯人宁愿直接被判死刑,也不愿走上流放之路。流放刑的严酷,也正是这其中最让人恐惧的地方。

流放之前,官府通常会对犯人进行体罚,很多犯人带伤出发,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痛苦和死亡风险。

进入奴隶制社会后,虽然刑罚愈加严酷,但流放刑却依然未被废除,并且更多地应用于贵族阶层。

这样的安排使得即便贵族犯了罪,他们也不会面临死亡,而是受到流放的惩罚。

这一现象实际上也反映了对贵族阶级与奴隶制度的维护。

更有趣的是,在商代,甚至有执法大臣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施行流放刑。《史记》就有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尊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

这说明商王太甲在位三年后,因其施政不当、违反先王法度,被伊尹流放至铜宫。

流放作为一种刑罚,早在当时便非常普遍。

到了秦朝,商鞅、韩非等法家思想家主张的严酷刑法使得流放成为常见的惩罚措施。

秦朝将流放广泛应用,甚至将犯人流放至边疆地区,让他们参与当地的建设工程。

这一时期的流放常称为“戍边”或“谪戍”。

陈胜和吴广因在途中误了时间,原本应被流放的案件,最终变成了死刑,这使得他们的同伴们不再忍受恐惧,最终决定起义。

正是由于秦朝严苛的法制,使得许多人反感并加入反抗的阵营,这也为秦朝短短十五年即灭亡埋下伏笔。

汉朝初期,统治者借鉴秦朝的教训,采纳了“黄老之术”,使得国家法律宽松,社会一度呈现安宁的局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安逸的局面暴露了弊端,尤其在对匈奴的管控上,边境问题愈加严重。

此时,汉朝的统治者开始重新注重流放刑的使用,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征讨,决定利用流放来加固边疆。

因此,许多犯人被流放到酒泉、朔方等地,既为边疆建设提供劳动力,又避免了流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资源浪费。

到了南北朝时期,流放被正式确立为一种官方刑罚,流放者不仅面临身体上的酷刑,还要背负羞辱——在脸上刺字成为一种标志。

这一时期,女性罪犯成了特别的目标,流放中的女性常常成为官差争抢的对象。

背后隐藏的秘密,既有官吏的权力欲望,也有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

许多女性犯人在流放途中遭受的酷刑、羞辱、甚至死亡,都来源于社会对女性的极端偏见和官员的腐化。

在古代,许多犯人在流放途中常遭暴力,尤其是没有亲属的女性犯人,容易遭遇更为恶劣的对待。

有些官差为了自己能得到好处,常常会利用职权加害被押送的女性犯人,甚至贼心不死,置她们于死地。这种种暴行使得流放成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惩罚。

官差们因收入低、家庭贫困,常在流放任务中接受贿赂,甚至因这些贿赂出卖被流放的犯人。

在流放制度的背后,是对罪犯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摧残。对于很多犯人,特别是女性来说,流放不仅意味着肉体的劳动折磨,更有社会与人性的践踏。

这些犯人在异乡受到的严重待遇,往往比死亡更为痛苦。

随着清朝的建立,流放的地点越来越远,罪犯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甚至连手指、脚趾都可能在流放前被砍掉,以防逃跑或反抗。

这些刑罚无疑是对犯人身心的双重摧残,也为流放刑的废止埋下了伏笔。

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满清政权的灭亡标志着封建刑罚的彻底崩溃。

中华民国成立后,新的政府废除了许多封建时代的刑罚,包括流放和斩刑。这一决策的意义深远,它象征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和对人道主义的呼唤。

民国废除流放刑,体现了对现代法治的推崇,展示了“法治民主”的先进性。

然而,在许多地方,民国初期的法律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地方上的传统观念与习惯法依然在运作。

这些地方的“家法”和“封建思想”仍然影响着当地的司法实践,使得流放与斩刑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直到新中国成立,经过长时间的法治建设和民众普法,古代的刑罚体系才得以彻底摧毁。

如今,我们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虽然还面临许多挑战,但我们坚信,只有真正实现法治,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与文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州火车站的候车室和候车厅是同... 苏州火车站的候车室和候车厅是同一个地方吗,区别在哪里?苏州火车站的候车室跟候车厅是同一个地方吗,如果...
黄培昭||基伍湖行 汽车在新修的山间环湖公路上驰骋,车轮轻碾平整的沥青路面,如露珠滑过午夜蕉叶般丝滑流畅。忽而峰回路转,...
求好听的白话歌曲!!! 求好听的白话歌曲!!!经典好听就行、有的速来!!!双星情歌、相思湖畔好好恋爱、册耐则耿耿州棚于怀、黑...
为什么偶家音响有时会偏一边` 为什么偶家音响有时会偏一边`音响问题!记住音响没有兼容不兼容一说他是“硬件”纳闭放大声音的!这是立体...
如果a小于零,那说a小于等于零... 如果a小于零,那说a小于等于零对吗?不对,a<0说明不等于0,a≤说明可以等于0也可以小于0不对不包...
爱情诗篇 爱情诗篇爱你 在每一天 想你 在每一个夜晚 你的爱 永远是我 最美好的回忆 多少个潮湿的早晨 我在心...
公鸡怎么画简笔画图片 公鸡怎么画简笔画图片展开全部 这个就是公鸡的简笔画,不难的,颜色已经涂好了
读了方帽子店这篇课文,你受到了... 读了方帽子店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
维京:神域之战不能运行怎么回事 维京:神域之战不能运行怎么回事是怎么回事??     求解答按第3个个选项就能玩了直接进不去的注意了...
7岁小男孩看了恐怖片晚上梦中惊... 7岁小男孩看了恐怖片晚上梦中惊醒哭小便失健康咨询描述: 看了恐怖片至今有半个月时间了今晚是第三次哭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