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新修的山间环湖公路上驰骋,车轮轻碾平整的沥青路面,如露珠滑过午夜蕉叶般丝滑流畅。忽而峰回路转,一大片钴蓝色的水域撞入眼帘,这便是非洲中部海拔最高的湖泊,沉睡在东非大裂谷西支艾伯丁裂谷臂弯里的基伍湖。
蓝天如洗,白云悠然,澄澈的湖水映照着天地的宁静与深邃。这一切,让王勃笔下“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在非洲大陆获得了新的注脚,使范仲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咏叹,在卢旺达与刚果(金)交界的基伍湖找到了遥远却贴切的知音。中国古人笔下的山水之美,穿越千年,在异域的湖光山色中悄然回响,仿佛中非之间,自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
基伍湖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晴日晨光洒落,湖面泛起片片金光,仿佛“日出江花红胜火”般熠熠生辉;雨季来临,水汽蒸腾,天地氤氲,正应了孟浩然笔下“气蒸云梦泽”的浩渺空濛。最迷人的是夜晚,星垂湖面,渔舟轻摇,仿佛荡漾在《春江花月夜》的诗境中。
沿湖一带,草木葳蕤,绿意盈目。木薯叶挺阔舒展,仿佛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在风中翩然起舞;木瓜树修长挺拔,枝头悬挂着一盏盏金色的灯笼,在阳光下盈盈闪耀;牛油果沉甸甸地盘踞枝杈间,一副不胜重负的样子;茶园和咖啡园如绿浪起伏,沿着山坡层层铺展,直没入云雾缭绕的深处。空气中飘逸着果实的甘香与泥土的芬芳,每一次深呼吸,都像在吮饮大地甫酿的乳汁,温润清新,沁人心脾。
湖畔林间,百鸟啁啾,婉转悠扬。白鹭矫健地掠过湖面,身影如梦,激起一道道柔和的涟漪;蜂虎栖于枝头,羽色斑斓,在晨曦中闪烁出蓝、绿、金、黄交织的微光;织布鸟藏身蕉叶之间,忙于筑巢,一线一缕,仿佛在为时光缝补空隙。微风掠过,树叶婆娑作响,鸟语、虫吟与水拍岸石的声音交融如歌,仿若天地的呼吸。
沿湖而居的村民世代耕耘于这片土地。白墙泥屋散落在山间,孩子们赤脚奔跑在蕉林小径上,笑声清脆如铃。集市上,妇女头顶彩布篮,装着新摘的木瓜和熟透的牛油果,三五成群地走向山下的镇子。黄昏时分,老人倚门而坐,望着湖水在暮色中变换颜色,像看着日子在缓缓流淌。
然而,景色再美,岁月再静好,也难掩这片土地曾经的交通之困。湖畔一带地处偏僻,交通阻塞,尤其雨季一到,山路泥泞,道路陷入瘫痪,村民在痛苦中挣扎。直到中国路桥公司修建了这条66公里的环湖公路,一切才得到改观。
曾几何时,湖畔茶农常常望着自家晒好的茶叶发愁。过去的土路颠簸不堪,一场大雨,车子就陷在泥泞里不动窝,辛苦采摘的茶叶运不出去,耽误了好价钱。基伍湖沿湖地区是卢旺达重要的经济作物产区。官方统计显示,卢旺达七成的咖啡和近一半的茶叶均产自基伍湖区及周边地带。过去因交通困阻遭受经济损失的茶农、咖啡农比比皆是。
如今,这条环湖公路贯通湖畔的群山,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与茶园和咖啡园之间,联通了大大小小的村庄,使原本漫长的崎岖山间土路缩短为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农民的茶叶和咖啡,不仅能够准时运到加工厂,还能出口海外,收入翻了几番。卢旺达《新时代报》写道:沿湖修建的现代化柏油路,是中国工程师献给东非裂谷的壮美诗行,近70公里的道路驯服了这里的陡峭山岩和恐怖沼泽,让雨季不再成为生命的休止符!这条用东方匠心编织的长虹,让基伍湖的涟漪荡起发展之歌。雨季的诅咒被打破了,现在连湖心的水鸟都知道循着沥青路面归巢。
基伍湖缄默不语,却在流转的光影中,悄然镌刻着一道来自东方的温暖。这条贴着湖岸舒展的公路,如一条流动的缎带,静静环绕着山林与村落,也串联起昨日的困顿与今日的希望与丰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