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 53°,中国最北端的村落——漠河市北极村。这个常年与“极寒”为伴的地方,在2025 年的夏天,因一场罕见的高温,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冷暖”抉择。曾经被视作“多余品”的空调,如今成了当地民宿老板们不得不面对的“必答题”,而这背后,是民宿行业在高温与市场双重考验下的转型与生存百态。
北极村,坐落于中国地图“鸡冠”的最顶端,是中国大陆最北端的边境村落,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凭借着夏季平均 25℃左右的凉爽气候,这里常年是全国游客避暑、赏极光的热门之选。
2024年,北极村接待游客达 272 万人次,是当地总人口数的一千倍,旅游热度可见一斑。目前,当地约有 100 余家民宿,OTA平台可搜索到的酒店有 30 多家,民宿已然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图源网络
然而2025 年入夏以来,这片避暑胜地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6月下旬起,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 30℃,北极村更是多天出现 35℃的高温。这一极端天气,让北极村的民宿老板们犯了难。
“今年实在热得反常,客人来了直擦汗。”7月15日下午,北极村森也民宿的老板刚刚给民宿装上最后一台空调。他对搜狐旅游表示,往年客人几乎不会问起空调,但今年夏天,很多客人咨询时都会特意询问是否有空调,正是这大增的咨询量,让他下定决心给所有房间都装上空调。
拾叶知悠民宿的老板娘邱女士则更有前瞻性。“我们提前半年就安空调了。”她认为,每年夏天总会有几天比较热,客人从南方来就是为了避暑,不能让他们受热。而且,空调在东北的 “过渡期” 作用更关键,“四月停暖后,屋里能降到 10℃;十月供暖前,晚上也得穿棉袄,这时候空调开制热,客人不遭罪。”
拾叶知筑民宿房间
不过,并非所有民宿都如此积极。木蓝小院的老板就坚信“北极村不需要空调”。“一年热天顶多 10 天,空调开机率不到 10%,晚上也就 15℃,客人睡觉还得盖夏凉被。”前几天有上海游客咨询空调,她告知客人无需空调,游客到店后也确实没用到。
但在 7 月初的极端高温时段,空调确实成了民宿的加分项。据邱老板介绍,曾有位客人从漠河市某酒店自费取消已付 340 元订金的 500 元订单,转而预订她家 800 元的客房,只为能吹上空调。
据调查,北极村现有约 100 家民宿,安装空调的大约有10 家,且大多是今年新装。面对持续高温,民宿主们的经营思路差异明显:有的想抓住高温带来的避暑客群,有的则认为高温只是罕见情况,不愿为“可有可无”的空调投入资金。
给民宿装空调,看似简单,实则是一笔需要精打细算的经济账。而成本与售后问题,更是让不少民宿主望而却步。
搜狐旅游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未安装空调的民宿老板几乎均认为:目的地高温时间短,装空调投入产出比不高。
拾叶知筑民宿共有 10 个房间,加上公共区域需安装 15 台空调,每台空调 2000 元,再算上安装、物流等额外开支,共计花费 3.5 万元。另一位民宿老板也表示,4 台空调加安装费共 1.2 万元,平均每台比南方贵 300 元。
除了购置成本高,安装和物流也困难重重。森也民宿老板7月初就预定了空调,可因货源紧张,光是等发货就耗了一周,加上物流运输的8天左右,前后半个月空调才送到。
民宿小镇北极村的每一台空调,几乎都要经历“长途跋涉”。拾叶知筑最初订了小米空调,结果售后称,最近的网点在500多公里外的呼伦贝尔市加格达奇,无法上门。邱老板最终退了货,换了海尔,还自费数千元找维修师傅上门安装。
安装环节还面临房屋结构的问题。“老房子墙薄,打空调孔可能漏风,影响房屋保温。” 邱老板的民宿安装的是智能家居,装空调时需重新布线,为了不影响经营,只能选择在春天淡季时安装。
图源海报新闻
售后保障更是一大障碍。加格达奇的一名小米维修师傅告诉搜狐旅游,北极村属于小米售后报备的特殊区域,他的门店在这片区域一年最多售卖一两台空调,设立网点成本过高,无法养活维修师傅,“坏了只能自己拉过来修,我们不上门。”他还提到,当地人口少,且以老年人为主,消费观念相对传统,更习惯用电风扇解暑,对空调需求有限。
据京东数据,近7天东北地区的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倍,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均跻身成交区域 TOP 10,持续的高温让空调成了东北地区的抢手货,但物流、安装和售后的困难极让北极村民宿的空调安装路充满坎坷。
2024年,北极村接待人口数量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81%、85%,但部分民宿主却表示生意没有往年好。
木蓝小院老板向搜狐旅游介绍,今年房间价格被迫下降了10%。以其所在小区为例,2018年刚开时只有她一家民宿,第二年有3家,今年已增至8家。不过由于房间数量少、开店时间长、口碑好,木蓝小院客流量与去年相比差不多。
随着民宿数量增多,当地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今年夏天,有民宿老板发现,往年这时候周周满房,今年周中还有几间房空着。不少同行在朋友圈发“特价房”信息:“100元/晚,含早餐”。
这种“内卷”也让部分民宿的生意雪上加霜。北极村另一家民宿老板称,民宿自去年开业以来生意就不佳,房间价格200元一间不算贵,但客流较少,暑假及节假日也难以满房。“周边的景区没开门,客人也少了,我们装修花费了20多万元,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办。”
木蓝小院老板认为,激烈的价格竞争“不仅导致经营者利润减少,还使得整体服务质量下降。”她举例说,价格高的时候,民宿能提供充足且质量好的设施、瓶装矿泉水、一次性用品及卫生间备品等;价格下降后,这些物品的质量和供应难以保证,导致有的民宿投诉相对增多。
一些民宿开始寻找出路。针对暑期,拾叶知筑推出了森林划船活动,还提供入住套餐,包括入住礼物、民宿内部音乐会、民族服饰免费体验等内容。木蓝小院的老板则坚持保证一次性用品的品质,“少赚点就少赚点,口碑不能砸。”
今年2月,漠河文旅局发布的《民宿提升计划及发展十条政策》提到,到2026年底,全市实现市级三星级旅游民宿80家、四星级旅游民宿30家、五星级旅游民宿20家,引领全省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
北极村,这座中国最北村落的民宿产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未来,如何在成本与需求、竞争与服务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民宿主们必须攻克的难题,最终都将写进民宿的生存答案里。
撰文 | 晓慧 编辑 | M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