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烈日炎炎似火烧的三伏天,绍兴高温持续热力爆表,难怪很多人说这条命是空调给的。那么,在没有空调、电风扇、电冰箱的古代,越人又是如何纳凉、避暑、消夏的呢?
据《越绝书》所载:“勾践之出入也……休谋石室,食于冰厨。”“东郭外南小城者,勾践冰室。”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就建造了“石室”“冰厨”等具有纳凉性质的避暑空间。《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庞公池》(池在绍兴古城西园),记录了晚明时期绍兴文化名人张岱泛舟度夏的风雅操作,“设凉簟,卧舟中看月,小傒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而集中反映古代越地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消夏的名人,当属“诗翁”陆游,他在数十首诗中写到了纳凉、避暑,其中光以纳凉、避暑为题的诗歌就多达十几首。因此,在这个急需清凉续命的炎炎夏日,有必要与大家作一期专题分享。
西园 庞公池
扇子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消暑第一神器,按材质分为蒲扇、芭蕉扇、羽扇、帛扇等,古人称之为“凉友”“摇风”。陆游也经常用扇子摇风纳凉。如《日暮南窗纳凉》:“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逃暑小饮熟睡至暮》:“槐影桐阴欲满廊,纶巾羽扇自生凉。”
《槐荫消夏图》
古人夏日还会使用瓷枕、竹席、凉榻、竹夫人等清凉之物,通过接触皮肤来降温。炎热天气,如果晚上睡不好,白天就会没精神,于是古人从卧室寝具的枕头上想办法,用玉、瓷、竹等材料做成枕头降温。有钱的贵族们一般用玉石做枕头,普通老百姓则用瓷枕、竹枕等纳凉。陆游曾用竹根枕高枕迎风,“更著高安竹根枕,不妨专享北窗风”。
古人度夏也喜欢使用凉榻和凉席。陆游诗曰:“堂中无长物,独置湘竹床。”“湘竹床”应该就是一种凉榻。而在床上铺设凉席也是比较通行的避暑方法。陆游喜欢用的凉席是“蕲州簟”,“嗜眠但喜蕲州簟”,就是当时产于今湖北黄冈一带的竹席。“珍簟含风来远饷”,他视其为珍品,并在诗中自注“去岁叶正则饷蕲簟,得以御暑”,看来蕲簟消暑的效果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感激朋友赠予的夏日清凉。
古时候,江南民间有一种消夏竹制品名为“竹夫人”,是一种竹制“抱枕”,形似竹笼,长约一米,用光滑精细的竹篾纵横交织编结而成,浑身孔隙。睡觉时将此玲珑多孔的竹笼抱在怀中,既免除肌肤紧挨的黏热,还便于空气流通。陆游《初夏幽居》中就有“床空新聘竹夫人”的描写,可知他用过这一物件。元代绍兴名士杨维桢还曾专门撰写一篇《竹夫人传》的文章,对其实用又文雅的品质大加赞美。听老人说,直到20世纪中叶,绍兴民间还有人使用竹夫人消暑,此后便逐渐无人问津。然而,细心的游客可以发现,如今在鲁迅故里等景区的展陈中还有竹夫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一睹芳容。
鲁迅故里鲁迅卧室床上的竹夫人
此外,陆游还喜欢坐在胡床上纳凉。“环坐列胡床,儿曹共此凉。”“避暑穿林随所之,一奴每负胡床随。”胡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又称“绳床”“交椅”,类似如今的折叠凳,可随身携带用来纳凉避暑,主打一个方便实用。
古人避暑很讲究穿着,夏季穿衣须轻薄透气。古人裁夏衣喜用苎麻织品,因其材质轻、透气性好,体感凉爽。丝绸、纱织品亦是古代重要的暑衣来源。陆游曾用白葛、黄缣、轻罗等布料制作暑服,如“白葛预裁充暑衣”“暑服黄缣制”“轻罗叠雪出鸣机”。陆游还在诗中自注:“今年蚕事仅得五六分,遂办暑服。”可见暑服作为防暑神器不可或缺。
俗话说,热的时候就哪凉快到哪儿待着去。因此,古人常选择去风亭水榭、峻宇高楼、寺庙道观、乡野村落等处避暑。陆游除了在自家的龟堂、南堂、小阁就近消夏,还常去寺庙、乡间纳凉。“篮舆避暑云门寺,应过幽居听水声。”陆游在平水云门寺有流泉绕屋的庵居草堂,可谓是纳凉胜地。“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陆游三山故里靠近乡村,所以他常去邻村避暑。
古人还常去水边、桥上、山中、竹林、树下等处避暑。陆游夏日常泛舟江上、溪上纳凉,“暑气方然一鼎汤,聊呼艇子夜追凉”。“两桨去摇东浦月,一龛回望上方灯”,陆游三山故居在东浦,所以时常泛舟往来。
《莲舟新月图》局部
竹林避暑也是古人的一种方式,因为竹叶的茂密、竹子的绿意能在夏天带来清凉。陆游在《夏日》一诗中这样描写竹林的妙处:“柴扉昼掩竹林幽,坐使炎天变素秋。”他在《东湖新竹》的诗中写道:“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可见竹林避暑的效果杠杠的。
古人的消暑食物十分丰富,他们常在夏日食用瓜果,喝各式饮品。“今年项里杨梅熟,火齐骊珠已满盘。”陆游三山故居靠近盛产杨梅佳品的湖塘,他每年都能去吃个够。此外,他还吃瓜果、李子、荔枝等消暑。如“桑落香浮槲叶杯,甘瓜绿李亦佳哉”“驰骑远分丹荔到,大盆寒浸碧瓜香”。
古语云:心静自然凉。使人心静的方式之一是选择在诗书中消夏。那么,陆游的纳凉、避暑诗是否给您带来炎夏的一抹清凉了呢?如果没有那就多读写背诵几遍,因为读着读着夏天就会悄悄过去,凉爽的秋天就来了。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来源:绍兴古城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一篇: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