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万年
就绕不开“中华稻作文化发源地”的厚重底蕴
而万年神农源景区
正是这份底蕴最生动的载体
不过,玩得尽兴
更要游得安心!
这一次,“红护栏”党建品牌
带着“一码畅游”系统走进万年神农源
景区介绍
万年神农源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是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饶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神农源风景名胜区是以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和宏伟奇特的溶洞景观为特色,以山水文化为内涵,以观光游览、科学研究、休闲度假、文化科普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区。
神农源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为59.92平方公里,包含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仙人洞”,中国醉美的地下河“神农宫”,明清古建筑群“荷溪古村”和千年古寺“大赦庵”等景点。目前神农源风景名胜区已开放“神农宫”和“仙人洞”两大主要景观区。
仙人洞遗址景点经上世纪中美联合考古,出土了距今12000年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和距今20000年的陶器,目前万年县仙人洞遗址被证实为野生稻驯化成人工栽培稻最早遗址地,是世界最早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也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出土复原的直口圜底陶罐,被评为“天下第一陶”,至今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万年祖先对人类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主要解决了两大“民生”问题。一是解决了“吃”的问题,目前万年县是人类把野生稻驯化成人工栽培稻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源地,比河姆渡遗址早七千多年,体现了万年祖先的农耕文明;二是解决了“用”的问题,“陶”是“瓷”的祖先,我们陶的制作已有两万多年历史,陶器是生活用品,1千度以下就可以烧成“陶”,我们祖先通过把“陶”烧成“器”解决了人类生产生活用具。
神农宫位于万年县盘岭村,景点目前已开发2400余米,与地面落差210余米。游览栈道由防腐木铺建而成,栈道依水而建,曲折清幽,安全舒适。洞内移动5G信号全程覆盖,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游客游览参观。神农宫溶洞属于亚洲年轻型溶洞的代表之作,洞内钟乳石资源及洞内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洞内地下河水质纯净,造就了“醉美”地下长河的美誉。地下河道随岩洞走势延伸,给游客一种人在河边走似在水中游的浪漫感受,洞内终年21℃适合一年四季游览。神农宫内溶洞钟乳石科研价值极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人类古气候的实验室将神农宫内的钟乳石作为定点研究对象,并多次在国际论坛发布具有影响力的文章,通过剖开钟乳石,研究钟乳石内的“年轮”从而确定古气候在某个阶段的真实情况,并作证了良渚文化消亡的秘密,可以说神农宫的钟乳石就是雨水的“活化石”,对研究人类古气候推论古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码畅游
“一码畅游”,贴心护航
景区内游客中心、主要景点入口等点位已设置专属二维码,认准“红护栏·一码畅游”标识,掏出手机轻轻一扫,上述信息全get~
01
景区周末和节假日旅游班线
02
消防疏散路线图
03
安全提示相伴
<< 下一张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