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关于国际贸易的评论中,木叔深入探讨了特朗普对中国采取特殊政策的原因。近期,7月2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CNBC的政论节目中透露了有关特朗普关税战的最新动态。木叔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认为有两点尤为值得解析。
特朗普于今年四月初突然向全球多国宣布了关税战,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然而,自那时起,他多次推迟了新关税的实施日期。在七月初,他向各大主要经济体发布了公开信,明确表示将于八月一日实施新一轮关税,期望各国在此期间进行谈判,否则他将果断启动新关税的征收。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欧盟、日本、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与美国达成了新的税率协议。然而,尽管大部分国家与美国的谈判未能取得实质突破,特朗普坚定地认为,八月一日全球范围内将启动新税率,且不再有推迟的余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谈到中国时表示,中美之间的关税谈判正按照一个独立的时间表进行。“我们有自己的团队与中国进行合作。虽然这是他们的事务,但我们在其他国家的商讨会在八月一日之前完成。”这意味着,中美两国的谈判将暂时脱离特朗普普遍实施新关税的框架,双方在高关税问题上将会选择休战,推迟对彼此的关税征收,而其他国家却必须在八月一日之前落实新的税率。
木叔指出,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以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与美国进行了积极的交锋,让美国不得不重视这一情况。今年四月,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关税战之时,几乎没有国家敢于清晰拒绝这一政策,唯有中国明确表态反对,并采取了实际行动。特朗普对中国所征收的关税,中国也采取了等额的反击,还有意通过控制稀土等重要资源的出口,制约美国的贸易行为。这一系列举措促使中美两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在日内瓦、伦敦和瑞典展开了三轮经贸磋商,将彼此的高额关税推迟了90天的实施时间,并预示着未来将继续进行谈判。
相比之下,全球其他国家在面对这一关税战时表现得相对脆弱。有些国家选择顺从,直接同意特朗普的条款;另一些国家则因害怕刺激特朗普而不敢采取反制措施;还有众多国家通过观察形势的发展而采取拖延策略,或与美国达成一些权益受损的妥协协议。显然,中国在与美国进行“硬杠”之后,成功地争取到了谈判的时间和空间,以更为平等与尊严的姿态与美国进行沟通。
因此,这一切都为后来的“中国例外论”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理由。而这种以实力与决心为基础的对抗,正是中国在近期国际贸易舞台上取得的一次显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