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官宣“对等关税”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美国以所谓“对等”为由,宣布对一系列他国商品加征关税,试图通过这种贸易保护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此举不仅将对全球贸易秩序产生冲击,打乱各国的经济发展节奏,也会引发贸易战的升级,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各国纷纷表示担忧,呼吁美国摒弃这种短视行为,回归通过协商合作推动经济发展的正轨,以避免贸易冲突进一步恶化,共同维护全球贸易的稳定与繁荣。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叶桢,原文标题:《美国官宣“对等关税”--这是最全关税列表》,头图来自:AI生成
特朗普关税大限进入最后倒计时,美国白宫公布了将从8月1日启动一系列经过调整的“对等关税”税率,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差别化关税政策。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31日,白宫发布行政令,对部分国家重新设定“对等关税”税率标准:行政令附件1中列明国家将适用个别税率,未列明国家则统一适用10%的税率;如有国家或地区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其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对加拿大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新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白宫在声明中指出,此次加税是“为应对加拿大持续的不作为和报复行为”,并称总统“认定有必要以提高税率的方式,有效应对当前的紧急局势”。
此外,白宫公布的清单显示,欧盟、日本等与美国达成协议的主要经济体获得相对优惠税率安排,瑞士和南非将分别面临高达39%和30%的惩罚性关税,印度将被征收25%关税,中国台湾、越南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 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商品将被征收19%的关税。
亚洲早盘市场反应平淡,加元和南非兰特基本持平,泰铢维持小幅下跌态势。瑞士法郎小幅走低。
新关税版图:10%基准与差异化安排
根据白宫发布的行政令,新的关税结构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双轨体系:与美国谈判并达成协议的国家,适用经过协商的特定税率;而其他未被列入特定名单的国家,则将统一面临10%的基准关税。
据媒体援引一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各国被分为三类:对美商品贸易逆差国税率为10%;与美国达成协议或对美有小规模商品贸易顺差的国家税率约为15%;与美国没有达成协议且对美有大规模商品贸易顺差的国家则面临更高税率。
白宫强调,各国关税税率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其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结果和立场。行政令明确指出,部分贸易伙伴已同意或即将达成有意义的贸易与安全协议,而另一些国家提出的条款则被认为不足以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甚至有国家完全没有进行谈判。
在此框架下,各国面临的税率差异显著:
基准税率: 未在行政令附件中被点名的国家,其输美商品将被统一征收10%的附加关税。
欧盟: 在同意到2028年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并在美进行6000亿美元新投资后,获得了15%的关税税率。该税率的具体执行方式是,对于欧盟输美商品,若其现有税率低于15%,则额外加征关税使其总税率达到15%;若现有税率已等于或高于15%,则不再加征额外关税。
日本: 在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以重建核心产业,并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后,也获得了15%的基准关税税率。
印度:美印持续几个月的贸易谈判未获成果,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实施其他“惩罚”。
加拿大: 税率从25%上调至35%,是此次调整中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最严厉的举措之一。
瑞士: 将被征收高达39%的关税,这一远超预期的税率使其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台湾: 面临20%的关税,高于其邻近的、同为科技出口竞争对手的韩国。
东南亚: 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的关税税率均被设定为19%。
墨西哥:据央视报道,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与墨西哥达成协议的复杂性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有所不同,他们同意延长两国的协议90天,即墨西哥将继续支付25%的芬太尼关税、25%的汽车关税以及50%的钢铁、铝和铜关税。
以下为各国和地区面临的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