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小众运动的“破圈”窗口
创始人
2025-08-05 20:22:15
0

成都世运会宛如一扇小众运动的“破圈”窗口。在这里,那些平日里相对小众的运动项目,如攀岩、滑板等,纷纷登上舞台。选手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精湛技艺和顽强拼搏精神,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观众们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被这些运动的魅力所吸引,纷纷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成都世运会让小众运动不再小众,通过精彩的赛事和广泛的传播,为这些运动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它们走向大众、实现“破圈”的重要契机,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小众运动的独特魅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 (ID:ECO-SPORTS),作者:ECO氪体,原文标题:《成都世运会,小众运动的「破圈」窗口》


成都世界运动会还没正式开幕,但世运项目,早已走进街头巷尾,提前融入了市民的日常。


在这个极尽渲染着世运氛围的城市里,曾被边缘化、被误解的运动项目重新被大众看到和理解。轮滑、攀岩、飞盘、腰旗橄榄球……这些原本「小众」的运动,如今正借由赛事所激发出的城市热情,寻找着破圈的空间。


「小众」这个标签,诉说着一种困境。


据《2023―2024年版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显示,全国约4.3亿有长期运动习惯的人群。按理说,在这个人群体量下,辐射更多的泛运动人群,每一类运动都能找到足够的受众,然而,许多运动仍被打上了「小众」的标签。在此背后,也有着现实的问题。


首先就是曝光窗口的匮乏。相较于校园、街头常见的篮球、足球,一些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本就少见,也就失去了一大批自然受众。没有受众市场,也就意味着没有流量与热度,媒体自然会选择减少报道和宣传,长此以往,这些运动便被困在了不被看到的「冷圈」之中。


而即使有了曝光,培训渠道的缺失和经济与资源的门槛,也会浇灭人们进一步接触这项运动的热情。比如规则复杂的棒垒球、需要配备教练或指导人员的攀岩,还有场地、装备费用昂贵的马术、高尔夫等,种种要求,让不少初学者望而却步。


更关键的是,滑板、街舞等主张表达自我的潮流项目也因为缺少文化宣传的途径,仍被误认为是危险、不务正业的代名词,在体育文化中逐渐被边缘化,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


如今,小众项目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群众基础差,难以形成社区、组织比赛,也无法支撑起相关产业的发展,宣传和曝光只会越来越少,项目背负着大众的误解,难以「正名」,参与者们失去坚持的动力,逐渐流失。


小众运动发展需要一个突破口。成都世运会的举办,或许将成为这类项目一个恰到好处的解题思路。


大型赛事,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也扮演着体育文化宣传、运动项目推广的重要角色。


回看过去,2016年,攀岩亮相奥运舞台,立刻在社会掀起风潮,相关赛事和岩馆接连涌现,到2020年底,全国攀岩俱乐部已超过300家,群众攀岩赛事活动累计达1500场。另一边,电竞入亚,不仅让这项运动时隔多年再次出现在央视频、CCTV5+等主流平台中,撕下了「毒害青少年」「电子鸦片」的负面标签,部分电竞职业联赛的热度甚至一度直逼NBA等顶级赛事IP。


对于更广泛的小众运动来说,首先是找到的解题大方向,就是如何利用好世界运动会这个展演舞台。


世界运动会作为重点聚焦非奥项目的全球顶级赛事,一直以来都在推动着新兴项目走进大众视野。羽毛球、跆拳道这些项目,也是通过世运会获得了足够的关注与热度,才得以登上奥运会赛场。


这正是小众运动最需要的——一个既能带来话题热度,也能表达自身文化内涵、化解大众误解的平台。


而随着世运会开赛在即,城市的运动氛围被烘托到位,市民们的运动热情也被点燃。据新华社报道,仅今年清明节假期,迪卡侬成都天府店的轮滑运动装备销售同比增长就达到了22%,钓鱼运动装备增长24%,飞盘装备增长45%;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店外的Playground运动能量场都是人声鼎沸。


小众运动,正乘着这股浪潮加速「出圈」。


赛事本身的平台之外,成都世运会打造出的「世运课程」,也成为了小众运动在国内发展踩中的第二个关键得分点。


从今年5月开始,成都世运会特别打造了12节以小众运动为主题的「世运课程」,用互动活动和体验教学的方式,迅速增进市民对世运项目的了解。


课程举办之后,成都又掀起了一股小众项目的热潮,在高新区青年之家开展的拔河课程吸引了200余位市民前来体验,各大运动品牌的门店里,匹克球、橄榄球等小众项目装备成了畅销产品,壁球馆、板式网球场也迎来一批批新面孔。


一方面,「世运课程」将陌生的体育运动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用免费体验课吸引市民参与其中,结合教学课堂形式的创新,为小众项目创造了持续发展的土壤。


在飞盘主题课上,专业教练为市民示范传接技巧,并协现场群众组成小组开展练习,短短半个小时,就能让零基础的学员学会基本的定点投掷和路线配合,甚至能够加入初级对抗赛,亲身感受飞盘赛事的乐趣。岩馆里的攀岩装置也被搬到了街头,教练员们在现场教学攀岩技巧,协助参与者克服恐惧完成自己的攀岩「初体验」,学员们也都称赞课程节奏快、强度适中,比在健身房中单纯玩器械更有氛围。


真正激发人们运动热情的,不是信息,而是切实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强调现场体验与当堂收获的「世运课程」,正是提供了一个接触、尝试、体验运动项目的便捷平台,如此,才能让人们打破对小众项目的距离感,激起对运动的兴趣并持续参与下去。


另一方面,「世运课程」做到了贴近市场,直接将小众项目带进了大众视野。


为了科普世运文化与赛会项目,成都市在全市的社区院落、青年之家、职工之家等30个点位打造了「世运空间」,而「世运课程」就落地于这些最接近人群城市空间,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加入课堂,在逛街的途中也能来上一节「运动体验课」。


于是,小众项目获得了长久缺失的曝光平台,得以走进校园、走入社区、深入群众,吸引亲子家庭、老年群体、残障群体等多元人群的参与,扩展自己的常规受众市场。


而在「世运课程」之外,成都本身作为潮流运动的生长土壤,也为小众运动发展提供了另外的辅助线。


从2022年开始,腰旗橄榄球的风刮到成都,3年不到,成都已有20余个橄榄球俱乐部,常年参与的市民接近万人。而到了近期,板式网球场也落地城市各个角落,成都温江区的鲁家滩潮玩运动公园摇身一变成了亚洲最大板式网球公园,成为了市民运动休闲的新去处。


成都,这个年轻而开放的城市,是小众运动率先落地发展、走向全国绝佳的试行地。而凭借世界运动会这一独特的平台,小众运动也在成都找到了一种被更多人认识、体验并热爱的「突围」方式。


走向大众,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


体育运动要想持续存在,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有人参与」,也只有大众化,才能带来商业价值,吸引更多媒体关注和资本投入,推动项目生态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只有走进人群,将故事和文化融入社会集体记忆,才能真正拥有持续扩张和延续的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新兴体育活动不断涌现,人们急需一个新的世界级运动会来容纳这些「奥运会之外」的项目——世界运动会应运而生。而从1981年首届世运会开始,世运会就一直在为小众运动提供曝光与流量,成为了推广小众运动的顶级赛事平台。


如今,世界运动会落地成都,不仅代表着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认可,给国内小众运动「破圈」打造平台,更为成都提供了升级发展的契机。


为赛事建造的街头运动空间、社区训练场地,丰富了市民的运动生活,满足了不同群众的运动需求;小众运动所承载的年轻、潮流与自由的精神,扩展了成都的城市文化;而体育赛事激发的人流量与商业机会,也为城市文旅与体育产业注入新动能,成为成都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形象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推广小众项目,不仅是在满足丰富体育项目的需求,更是在维系一个多元、健康、可持续的体育生态。未来中国的体育发展能否走得更远,也在于能否让更多人因体育受益、在运动中成长。


关于如何走向大众这个课题,小众运动在成都世运会开幕之际交出了一份可供参考的答案。成都,也能够因此在城市名片上添上一行——值得小众运动落地生根,并从此走出的地方。


更令人期待的是,世运会之后,小众运动还能找到新的「突围」方式,在不同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到那时,就将有更多人通过丰富多彩的小众运动,加入到体育世界中来。


毕竟,体育世界,本就因多彩才得以延续发展。


※文章封面图片来源:IFSC Climbing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跳东湖首次连办三天,... 2025武汉跳东湖玩法再升级,从本周五到周日,首次连办三天,37组音乐人,每天轮流带来6小时live...
武陵源区深化“铁腕治旅”行动 ... 8月4日,武陵源区深化“铁腕治旅”行动工作专班组织文旅、公安、市场监管、住交等多部门,在森林公园南门...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布达... 中新社 拉萨8月5日电 题:布达拉宫周边一甲子变迁记 中新社 记者 江飞波 “新建公园最早以前是一片...
黄河一号路“唤醒”石楼岸 中新网吕梁8月5日电 题:黄河一号路“唤醒”石楼岸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8月5日,雨后的黄河奇湾薄雾...
“小三亚”、工业风园区……太原... 沙滩、山野、工业风…… 暑期游太原 解锁新风景 图为 东山的网红景点 图为 西山的玉泉山三星池观...
乙肝妈妈不要慌,这样做也可以孕...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妊娠合并乙型肝炎非常常见。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原创 马... 从2022年开始,国内各地房价进入到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先是郑州、天津、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出现下...
齐岩医生:以中医智慧化解疼痛的... 在风湿免疫领域,齐岩医生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众多关节疼痛患者信赖的专家。她擅...
吃猪排对减肥的好处 在减肥的漫漫征途中,许多人往往对肉类避之不及,尤其是猪排,总觉得它是减肥路上的“绊脚石”。然而,事实...
人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告诫:...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