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亚西岛景区因沙滩椅收费问题引发社会关注。8月19日,河北游客寇女士在景区游玩时突发头晕,在路边座椅休息时被工作人员告知需按每小时60元付费。寇女士表示,景区门票98元仅含交通费,且未提供免费休息设施,对此感到不解 。
寇女士称,工作人员强调收费合法合规,并出示了标注“明码标价”“不负责看管物品”的广告牌。她随后发现,景区内确实缺乏免费休息区域,游客只能选择付费租赁躺椅或站立休息 。
8月20日晚,三亚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发布情况说明,称涉事躺椅位于收费服务区,提供专属沙滩椅、遮阳伞及专人维护等增值服务,收费标准为1小时60元、全天封顶150元。景区同时指出,沙滩、游步道旁及游客中心等区域设有免费公共休息区 。针对游客反映的收费过高问题,景区已启动价格评估,并计划调整收费标准。涉事工作人员因服务意识不足被停职培训 。
事件引发网络热议,部分网友认为景区“过度商业化”,甚至调侃“三亚景点全在赚钱,连空气都要收费”。也有观点认为,景区提供的增值服务明码标价,商家有权自主定价 。
值得注意的是,西岛景区近年来多次因收费问题引发争议。游客反映,船票价格从几十元涨至近百元,岛上餐饮价格偏高,如一份椰子鸡米饭售价48元。附近海滩的遮阳伞租赁价格也在每小时50-80元不等 。
针对此次事件,三亚西岛景区已采取多项措施:将收费服务区1小时内价格调整为30元,并赠送饮品;新增免费休息区域,覆盖滨海沙滩、游客中心等4个区域;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景区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吸收游客意见,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沙滩椅价格属市场调节价,商家经营合法合规,但强调景区需平衡商业利益与游客体验,完善服务配套 。
旅游专家指出,景区在提供增值服务时,应确保基础公共设施的完善。“门票+隐形消费”模式易引发游客不满,建议通过差异化定价满足多元需求,同时加强信息公示 。
目前,三亚西岛景区的整改措施已初见成效。据最新通报,免费休息区域人流量显著增加,收费服务区调整后的价格也获得部分游客认可。但仍有游客呼吁,景区应进一步明确免费服务范围,避免“隐性消费”影响体验。
此次事件折射出景区商业化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平衡难题。随着三亚旅游部门持续优化服务标准,西岛景区的整改举措或将为行业提供参考。游客期待,未来景区能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让旅游体验更加透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