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出行季,警惕“低价陷阱”:老年旅游市场的冰山一角
骄阳似火的暑期,本应是家庭欢乐出游的黄金时段,然而,在各地热门旅游目的地,一股暗流却悄然涌动,精准地将目光投向了老年人的钱包——那便是无处不在的“低价旅游团”。
“99元纵览七彩云南!”“40元尽享山水甲天下!”“688元畅游港澳!”这些诱人的广告语,价格之低廉,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却又火爆异常,名额转瞬即逝。这看似“物超所值”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它们并非依靠旅游团费盈利,而是将敛财之手伸向了老年人辛苦积攒的毕生积蓄。
在这些低价团的参与者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或从熟悉的街坊邻里口中听闻,或被小区公告栏上的宣传所吸引,甚至在微信群里被“种草”,一股脑儿地被“价廉物美”所打动。在许多老人心中,儿女忙碌,难得有闲暇,花点小钱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既能活动筋骨,又能开阔眼界,便也乐此不疲,甚至常常瞒着子女,就此踏上一段“划算”的旅程。
然而,这场看似物超所值的出行,却往往演变成一场噩梦的开端。
旅途伊始,导游便开始上演一出出“感情戏码”。他们会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不易,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全赖这份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此番行程更是“赔本赚吆喝”,全靠各位叔叔阿姨的“支持”。一番恳切的陈词,配合着眼中流露出的真挚(或伪装的)期盼,让许多老人不忍拒绝。
紧接着,便是商品推销的重头戏。如今的套路已非过去那种直白的“推销”,而是巧妙地融入了“故事”、“文化”与“健康”的包装。例如,导游会娓娓道来:“这是我们当地世代相传的玉石,经过老祖宗亲手打磨,常戴在身上,对身体大有裨益!”又或:“这款陈年老酒,乃是祖传秘方酿制,常饮能强身健体,百病不侵!”更有甚者,“这护肤品纯天然萃取,抗菌同时还能滋养肌肤……”一番天花乱坠的宣传,让“延年益寿”、“百病皆除”的字眼轻易触动了老人们渴望健康的心弦。
一旦车上有人慷慨解囊,导游便会立刻切换至“花式夸赞”模式:“您真是太有眼光了!”“阿姨您大气!”一句句赞美,让掏钱的老人心里乐开了花。
然而,倘若大家集体“沉默”,导游的脸色便会瞬间阴沉。冷嘲热讽、出言恐吓,甚至以阻碍行程继续为要挟,逼迫老人就范。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少老人选择“破财消灾”,勉强买些东西以求脱身。而那些坚持不买的老人,则会面临更糟糕的待遇:餐桌上鲜有荤腥,热水供应也成为奢望,整个旅途都充斥着难以言喻的憋屈。
但这还仅仅是“初级”的套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今的低价团愈发擅长“包装”。它们不再直接冠以“购物团”之名,而是摇身一变,打着“康养之旅”、“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听起来更具吸引力的旗号,价格也稍稍“调高”,行程安排也看似更加规范。
可一旦老人报名,便会赫然发现,熟悉的套路依然在,只是换了一副更为华丽的面孔。例如,所谓的“非遗基地”、“手工体验园”、“绿色种植基地”,表面上是为了让老人增长见闻,实际上最终目的仍是销售。而售卖的商品,价格更是虚高离谱,一块普通的石头,愣是被吹嘘成“开过光的宝物”,一盒茶叶则号称“能让您三高全降”,价格往往被抬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心惊的。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旅游团已不满足于单一的商品销售,而是将魔爪伸向了“金融诈骗”。它们开始诱骗老人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投资旅游项目”,甚至怂恿他们购置“海景房”!
去年五月,家住洛阳的李奶奶和老伴参加了一个所谓的“免费短途游”。在旅途中,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从端茶送水到搀扶陪伴,其殷勤程度甚至超越了亲生子女。在彻底取得老人的信任后,他们便开始大力推荐一种“旅游权益包”,声称能够“本金返还,利润丰厚”。结果,李奶奶夫妇倾注了6万元,最终人去楼空,血本无归。
李奶奶报警后才得知,像她一样遭受诈骗的老人竟有三百余人,其中损失最惨重的一位,被骗金额高达146万元,而整个涉案总金额更突破了惊人的6700万元!这些老人一生节俭,辛勤积累的血汗钱,就这样在几分钟内被洗劫一空。
除了经济上的掠夺,低价团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样令人忧虑。
今年四月,160名老年游客被滞留在湖北荆州的高速服务区,原因竟是旅行社与车队之间款项未结清,司机愤而罢工。老人们在饥寒交迫中焦急万分,甚至有人急得失声痛哭。
更令人扼腕的是,去年秦皇岛海域发生一起非法运营的观光船倾覆事故,造成12人死亡;江西某漂流景点则因突发山洪,导致1死1伤……这些悲剧的背后,无不指向“低价团”为了压缩成本,不惜使用非法营运车辆、船只,甚至罔顾安全规定,超载运营。
您或许会纳闷,既然如此坑骗,为何仍有如此众多的老人趋之若鹜?
一方面,许多老人一生节俭,鲜少有机会远行,对于外界既充满好奇,又不愿花费过多。低价团恰好精准抓住了这种心理。另一方面,这些团体的营销手段更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它们从不采取强硬的推销方式,而是循序渐进地与老人建立情感联系,从而瓦解其戒备心理;它们也避免了赤裸裸地将老人带入购物店,而是将消费环节巧妙地隐藏在“参观”、“体验”之中。
此外,合同陷阱也为诈骗提供了温床。报名、签约、地接往往由不同的公司负责,一旦出现问题,便相互推诿扯皮,追责过程异常艰难。
据统计,到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老年旅游市场本应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让更多老人走出家门,领略祖国的美丽风光。然而,少数旅行社却只顾眼前利益,采取“低价吸客、套路骗钱、劣质服务”的经营模式。它们摧毁的,绝非一两个旅游团的声誉,而是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石。
事实上,老年人并非吝啬于花钱,而是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得物有所值。他们所追求的,是安心、舒适、以及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旅行体验。
如果您家中也有年长的长辈,请务必多加提醒:世上绝无免费的午餐,过于廉价的承诺,往往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旅行社,签订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每一个条款,切勿轻信口头承诺。
而对于旅游从业者而言,也请勿仅仅将目光聚焦于老年人的钱包。以真诚的服务态度、合理的价格吸引并留住客人,方是长久经营之道。
每一位老人,都值得被尊重,被善待。切勿让那些欺骗性的旅游团,寒了他们的心,更毁了您自己的前程。
愿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追寻远方的风景,而非跌入预设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