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4日,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对于9月3日将在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及阅兵仪式,日本政府已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
日本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向各国称,此次东大的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对日色彩浓重,呼吁各国谨慎考虑。
当前中方已经注意到上述消息,已向日方提出严肃交涉,要求日方澄清。
要知道,我国的阅兵,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全世界都在传承的一项仪式。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这样的仪式,督导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那么,日本为何会过度解读呢?
这只能说明一点,日本人的内心是非常恐惧的。
日本此次行为并非孤立事件,早在2015年九三阅兵时,日本就曾出面干涉,百般刁难。
日本为何要这么做?其实那都是其长期历史修正主义路线的延续。
1995年,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发表“村山谈话”,首次以官方名义承认日本“殖民统治与侵略”,并表达深刻反省。
当时那一谈话本应成为日本正视历史的起点,却在经济停滞与右翼势力崛起的双重冲击下逐渐异化。
2010年后,安倍晋三通过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鬼社、推动“自卫队入常”等动作,系统性解构“村山谈话”的反思内核。
将“侵略历史”包装为“自卫战争”,甚至将南京大行动等罪行定性为“虚构叙事”。
可以说,日本从1945年投降后,就没有过彻头彻尾的反思过,在他们心中,对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灾难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这一点与德国战后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也是为何全世界对德国的态度和日本的态度完全不同的原因之一。
而此次外交施压,正是日本不能正视历史,虚假妄议的升级版。
日本声称我国纪念活动是在针对日本,实则是他们在以受害者姿态转移焦点。
他们试图通过指责我国“炒作历史”,来掩盖自身对侵略罪责的逃避。
这种“倒打一耙”的逻辑,与德国前勃兰特1970年在华沙犹太隔离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形成鲜明对比:
当德国用跪姿忏悔换取欧洲谅解时,日本却以站姿狡辩,试图用外交手段封杀历史真相的国际传播。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此次行动的时间节点——抗战胜利80周年,恰是《波茨坦公告》生效80周年。
该公告明确要求日本“忠实履行《开罗宣言》”,即归还所有侵略所得领土。
日本此刻的“历史敏感”,恰恰印证了其内心对国际秩序的恐惧。
当我国以阅兵式重申反法西斯胜利成果时,日本担心的是自身战争责任的国际追责被重新激活。
日本本次的外交动作,其实也是其“印太战略”受挫后的应激反应。
近年来,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RCEP框架、中欧班列等机制,构建起了横跨亚欧的经济合作网络。
2024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1.2万亿美元,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2万列,那些数据让日本深感“被边缘化”。
接着,我国即将举行的9.3阅兵,原本是我国凝聚反法西斯共识、强化国际道义形象的活动,却被日本视为“中国扩大地区影响力”的象征。
这种莫须有的污蔑,一方面在制造矛盾和麻烦,另一方面还包藏着日本人险恶的双重目的:
1、制造“中国孤立”的假象,削弱活动的国际参与度。
2、向盟友(尤其是欧洲国家)传递“东大威胁论”的信号,示意其加入对华战略围堵。
不过,日本的这种算计,最后还是暴露了他的战略短视:
当我国邀请俄罗斯、法国、南非等国参与阅兵时,日本的“抵制呼吁”反而成为凸显其孤立地位的注脚。
更关键的是,欧洲国家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与日本截然不同。
德国朔尔茨曾公开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负有永久责任”,而日本却连“侵略”二字都难以启齿。
那种道德高地的丧失,让日本的“外交攻势”沦为国际笑谈,更没有几个国家会附和。
另外,日本本次弄巧成拙的行为,彻底撕下了其“和平国家”的伪装。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03条,成员国履行宪、章义务的优先级高于其他国际协定。
而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其首要国际义务正是遵守《波茨坦公告》对战争责任的认定。
通过外交手段阻止他国参与反法西斯纪念活动,实质上是公然挑战国际法权威,将自己从“战争加害方”异化为“国际秩序破坏者”。
前文已经说过,我国举办九三阅兵的核心价值是为了铭记历史,重构二战历史叙事。
而日本的过度解读,其实是其内心恐慌的表现,一方面怕国人看到历史真相,因为此前他们对国人的教育和宣传很多都是假的。
另一方面,担心以东大为首的受难国会联起手来,找他的麻烦。因为日本自从战后,就没有过彻头彻尾的反思和道歉。
这种行径,太过虚假。要知道当年日本所写的诏书,还不是投降诏书而是“停战诏书”。
且其中还有很多内容在标榜自己,没有丁点的反思和悔意,如今思来,还让人愤懑不已。
要知道,日本如此的逆潮流而动的行为,不仅无法改变二战结果,反而会加速日本在国际道义层面的边缘化。
历史终将证明:一个不敢正视过去的国家,永远无法拥抱未来;而一个捍卫历史真相的民族,终将赢得世界的尊重。
那么日本真正的做法,应该怎么做呢?
对日本而言,当前真正的出路不在于“抵制他国参与”,而在于效仿德国模式,完成三重转变:
其一,在法律层面将“侵略历史”写入《和平宪法》修正案。
其二,在教育层面恢复“村山谈话”核心内容,禁止篡改教科书。
其三,在对外关系层面停止参拜靖国鬼社,终止对战犯的美化。唯有如此,日本才能摆脱“历史问题国家”的标签,重新获得亚洲邻国与国际社会的信任。
读者们,关于“日本对我国阅兵的外交施压的原因”,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